【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沈婉婷]昆仑山与须弥山:中印宇宙观神话的比较研究
  作者:沈婉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1 | 点击数:4168
 

 

 
昆仑山与须弥山:中印宇宙观神话的比较研究
沈婉婷
(山东大学)
 要:以昆仑山为中心的世界构成神话是中国的宇宙观神话。因它具备大地之中、天梯、河源等特征,在整个华夏民族的心具中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上古时期,昆仑山宇宙观神话已被记录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至东汉时佛教传入,带来了印度的须弥山宇宙观神话。因具有相似的宇宙山特征,须弥山神话慢慢与中国本土的昆仑山神话相融合,导致了一系列地理学和宗教学上的误解。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对两种神话的源头详加梳理,揭示其各自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内涵,以及随着文化传播而糅合为一的演变之迹。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昆仑宇宙观神话与须弥宇宙观神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融合,从汉译佛经将二者相混开始,逐渐有很多汉籍被影响,先是志怪小说,后至地理著作,这也使得人们看待这二者的眼光由神话学转向地理学。至清代时,人们对二者的关注与研究基本完全从神话层面转移到地理层面,追求找到二者在现实地理上的对应远甚于探讨二者的关系,昆仑山的神圣性大大丧失。
关键词:宇宙观神话;融合;比较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邵凤丽]祖先传说与祭祀仪式的互构性关联研究
下一条: ·[沈昕 牛津 蔡海燕]徽州目连戏楹联的文化解读
   相关链接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张焱 陶丹丹]比较艺术学视野下桦树皮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
·[吴昉]学理的生发与融合:双重视域中的民间美术·[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
·[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周全明]乡村特色“美丽产业”发展与扶贫脱困融合路径研究
·[余仁洪]解码立春文化基因 助推乡村文旅发展·[杨雨点]文旅融合背景下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席建立]乡村振兴中的民俗文化流变·[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