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李向振]通过民俗:从生活到意义的摆渡
——当代民俗学研究的日常生活转向
  作者:李向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0 | 点击数:2362
 

 

 
通过民俗:从生活到意义的摆渡
——当代民俗学研究的日常生活转向
李向振
(武汉大学)
 要:在现代性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作为关注生活文化的民俗学,需要从传统的以民俗事象为研究对象的藩篱中走出来,将学术目光投向日常生活整体。从对文化事象的解读到对生活意义的探析,既是现代民俗学在面对现代性时进行的研究范式反思,同时又是其度过学科危机的积极尝试。从研究民俗事象到通过民俗事象研究生活的意义,可以看作是民俗学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现代生活的学术回应。
关键词:现代性;通过民俗;日常生活;民俗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文杰]胶东民居“新风水邻里空间”的叙事建构
下一条: ·[李小玲]从传统到当下:对“白话文学”概念的再认识
   相关链接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丁庆旦]断裂的传统与现代性自救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