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黎敏]从《孟姜女》传说的演变看其传承的内在动力
  作者:黎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0 | 点击数:2756
 

 

 
从《孟姜女》传说的演变看其传承的内在动力
黎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要:《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它历经三千多年的演变,从一段单纯的史事发展为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传说,至今仍对中国社会发生影响。本文从主题、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具体考察该传说演变的方式,借此探寻它能够历千年不衰的内在动力。认为人物的符号化、情节的民俗化和主题的扩大化是该传说演变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礼义”作为传说的核心文化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具体化,并因此使该传说突破局部流传范围,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传说。“礼义”这个文化意义,正是该传说不断得到丰富和代代流传的重要内在动力。
关键词:孟姜女;文化意义;民俗化;民间传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雷婷]地方艺术中模仿的创造力
下一条: ·[李涵]略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中国传统日常交往礼俗批判、传承与创新的指导意义
   相关链接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刘忠帆]孟姜女传说水文化景观叙事研究
·[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常莹莹]民间口头叙事与地方风物互构·[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
·[袁学骏]关于河北耿村的孟姜女传说·[彭栓红]民俗、表演、叙事驱动下的元杂剧范式及其文化
·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多民族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的基本母题及文化意义·[袁学骏]耿村的孟姜女传说生态
·[靳志华]人类学视野下物的文化意义表达·[谢开来]全球化与民俗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对民间故事的一次再发掘
·[唐海宏 蒲向明]藏彝走廊“青蛙娶妻”型故事的情节生成和文化意义·[乔宗玉]《孟姜女传奇》:澧州大鼓动京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