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包伟民:如何理解并编纂地方历史
  作者:包伟民 傅郇山 整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0 | 点击数:3809
 

       【编者按】2017年8月26日—28日,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活动。与一般高校经常组织的学术活动不同,本次研修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史志机构,常年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工作。本次活动邀请到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并设有交流讨论、圆桌座谈等环节,让专家学者与地方文史工作者充分交流,互相学习。这里选择了研修班上五场专家讲座,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报道,文章已由主讲人审订。


包伟民(主讲人)、王进锋(主持人)

      “区域史,也就是学术意义上的地方史,并不是简单的相当于解剖一个麻雀。解剖一个麻雀只是为了了解麻雀具有共性的生理特征,解剖了一个麻雀知道了其他所有麻雀。我们要做的是解剖麻雀、乌鸦、斑鸠……..各个不同的鸟,解剖出来,最后归纳出鸟的某种共同的生理特征。”第一届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举办的专家讲座上,中国人民大学包伟民教授如是说。针对学者以及地方史志工作者在编纂、研究地方历史中的困惑,他重点阐释了“地方”与“区域”的概念,指出区域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理解中国,并为文史工作者在“地方历史”编纂的实际操作层面提供了一些建议。

      “今天中国的天气怎么样?”

      包伟民教授说,自己2000年在韩国时经常被人问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今天中国的天气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无法回答,东北下着倾盆大雨,广东却是烈日炎炎。何者能够代表中国?包教授举此例是为说明中国各地差异之大,从天气即可管窥一二。在地方历史的编纂过程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怎样把对地方具体的认识和文化的总体概念结合起来,包老师认为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现在许多地方在编通史的时候,往往是限制在现行行政区划之中的。但这种做法往往是不能反映很多重要历史问题的。政区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譬如浙江作为一个省区是从明代开始设置的,而浙江通史却是要从原始社会写起。其次就区域的整体性来说,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苏南地区在历史上是分不开的。但是编写浙江的历史若涉及江苏,于现实来说却行不通。因此拿行政框架来限定地方历史,只能是一种无奈而又别扭的做法。包教授认为全国各地的地方史编纂都有这样的问题,经常就是拿地方材料往全国性通史的框子里面去填。
类同与地方沙文主义:“地方历史”研究中的两种趋向

      什么是“地方文化”?包伟民教授认为目前以喊口号的方式来宣传所谓“地方精神”,还不如先对地方文化进行认真的研究、归纳,然后做出一个学术性的提炼。学者需要做的是解释各种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背后的机理。包老师在这里引用了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的观点,地方为了显示本地区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优良传统,“不知不觉趋向于中国政治与道德的传统核心”,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大传统”。就像传统方志所描述的“耕读”传统,是已经在人们潜意识中形成的对文化的理解,其实是大传统中核心的东西,所以就出现在各地志书的“风俗”部分之中。

      包教授认为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陈支平教授所举的福建地区族谱修撰的例子来解释,“由于受到‘中原’这一带有强烈中国政治与道德象征意义的名词的诱导,人们不在‘中原’某一地方找到一个有名的祖先,似乎总是感到不踏实。而一旦有了‘中原’的有名祖先之后,哪怕这个名人与自己家族是子虚乌有的关系,这个家族似乎也就在福建树立了无可非议的社会地位。”陈支平教授在这里只是讲了一个侧面,这种做法在各地的族谱当中都有反映,“我们现在所讲的福建人也好,广东人也好,或者是其他中国南方的居民也好,实际上就是这样经过附会包装过的‘中原后裔’。这种与身具来的政治道德意识,不但对于现在人们研究区域历史产生影响,也必然对于古代人们在记述地方史实时产生影响。”

      包伟民教授提到自己曾参加过一个地方文化座谈会,在会议上有人提到当地的特色就是街道沿河而建。但在包教授看来,这只能说是水乡地区城镇建设的共同特点,不能算作一地的文化特色。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一些人只知道其一地的情况,却不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以致于出现“自我中心”的地方沙文主义倾向。这种趋向的缺陷在于把地方与国家脱离开来,孤立地来观察地方,认为研究地方史就是要研究地方特点、地方典型。

      包伟民教授认为,无论是以一个通史的大框架然后填入地方的材料,形成一个地方史,还是完全从地方看地方,其实都没法回答中国在哪里的问题。第一种做法,没有深入到地方的实质,没法真正反映地方历史。第二种则视域太小,没法看到地方与全局的联系,也就无法从“地方”归纳出“中国”的普遍性。所以,“中国”在哪里与“地方”在哪里,实际上两个问题同时存在。
故而讨论“地方文化”,研究“地方历史”,应该从“区域研究”入手,选择一块区域的目的不在于区域本身,真正的关怀还在于“中国在哪里”这个大问题。
如何界定一个“区域”?

      对于“区域“概念本身,包伟民教授做了一些界定。首先区域是同质的,具有共性,尤其在文化和经济这两个层面。第二,区域是在演变的。一些现在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区域在一定时期并不存在,最明显的莫过于上海。上海在历史上作为松江内部极为偏僻的一块,没有人会把上海单独拿出来研究,就是因为上海在此时还不具备自己的特色。它只是松江的一部分,而松江又只是江南的一部分。近代以来上海变成了东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才得以形成一个独特的核心区块以供研究。

      另以明州为例,是否“州”的设立就代表明州作为一个独有的地理单位了呢?明州在历史上曾作为越州的一部分,怎样与越州分割?分界线在哪里?就政区而言,明州作为独立区块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只是行政区划的演变,不能用以界定“区域”。包教授认为界定“区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区域的核心地带,即所谓中心。中心不仅仅是指行政中心,指的更是经济中心。明州地区的发展与甬江、奉化江、余姚江三江平原地区的开发、盐碱地的改造以及当地淡水供应、交通格局的改变等等,都存在联系。另外还有贸易分界的问题,明州和越州之间的老百姓做生意去哪里交易?虽然由于资料不足,这个讨论最终也许无法得出清晰的界定,但从思考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尽管明州作为政区在唐代就已经建立,但作为独立地理单位“明州区域”的形成却有一个演变过程,需要讨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刘永华:走出书斋,走进田野
下一条: ·科大卫、贺喜:文献内外——历史人类学的经验
   相关链接
·[龙圣]地方历史脉络中的屯堡叙事及其演变·[李菲]心像·物像·绘像:阿尼格冬与藏边社会地方历史的图像隐喻
·[唐晓涛]试论“猺”、民、汉的演变·[王霄冰]礼贤城隍庙:地方历史与区域文化的“记忆之所”
·[王恬]海峡两岸神灵俗信、传说的比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