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江飞]场景研究:虚拟民族志的逻辑原点
  作者:江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6 | 点击数:6737
 

  场景定义移动化的社会空间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社会形态,诱发了网络社会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形式,改变了社会运行的规则和逻辑。“在场交往和在场经验是贯穿在游牧社会、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的基本形式,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是权力运行的基本结构。”⑤在传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基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借助声音、表情、肢体以及各种非语言符号,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即使存在跨越某一地理场所的非面对面交往,比如书信、语音等方式,依然是在具体位置指向清晰前提下的人际交往,因而在场始终是社会情境和社会关系中无法隐去的烙印。人们在固定区域里的交往和沟通,总是与相对稳定的时空坐标对应,并逐渐沉淀具象化的生活习性和文化风俗。但是互联网消解了社会交往中的身份、位置、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身体对具体场所的依附不再成为人际交流的必然前提。“相逢未必曾相识”,社会关系从彼此清晰的地域性关联中脱离出来,呈现出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穿越,人们可以借助新的技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非面对面的交往,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可以在同一个空间中交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移动设备与个体身体近似绑定,进一步消融了地理场所对人际交流的制约,随时随地的信息传递和关系构建唾手可得,固有的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加剧分化,旨趣、利益等因素成为建构社会关系的新力量,并逐渐挤压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因子的影响力,跨越地理属性的社群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彰显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在这样一个移动化的社会空间中,个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遵循全新的运行规则。戈夫曼曾经将社会生活描述成一出多幕的戏剧,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前台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之中,表演者会戴上面具,一定程度上伪装自己。后台因为幕布遮掩,观众难以发现,因而表演者会比较放松。人们的表现因为前台或后台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固定的环境中,人的行为相对来讲是稳定的。梅罗维茨认为,随着电子媒介大行其道,信息传递突破了时空的束缚,前台与后台的界限逐渐模糊,观众随时都可能观察到后台的情况,不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演员和观众的区分。“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⑥也就是说,在传统的社会空间中,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与个体所处的场所密切相关,场所之间的区隔造成环境、背景的差异,这是理解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而在移动互联网世界,身份、阶层、职业等社会标签及其对应的物理空间不再是因循不变的,充分流动的信息融化了既有的社会界限。于是,我们要抛弃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面对面交往的惯性认知,不再用静态的眼光来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而是要在信息的即时流动和环境的生成、演变过程中去理解社会角色。梅罗维茨提出“场景”的概念来解释社会生活,认为“社会现实并不是存在于人们行为的总和中,而是存在于所有场景行为模式的总体之中。因此,当两个不同场景之间的界限移动或消失之后,社会现实就会发生变化。”⑦

  场景这一概念初义是指电影、戏剧中的场面,后来引入到社会学领域。对场景的定义,大多认同是“描述人与周围景物的关系的总和,其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场所与景物等硬要素,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空间与氛围等软要素”⑧。场景无疑包含有界的、临时的、有形的场所,但是绝不仅仅等同于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还应该包含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所建构的信息流动情景,以及控制这些情景的规则。“构成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习惯、社交氛围。”⑨在场景的诸要素之中,场所可以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地点,可能是跨区域的,而且不再是决定性的力量,而情景和规则这些软要素的权重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如何理解人们的行为特征和需求。于是,梅罗维茨直接将场景看成是构建人们新的交往模式的信息系统。这里的信息并非通常的知识,而是传播过程中呈现的所有个人和职业的交往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社会行为和社会经验,与社会秩序相关。电子媒介的盛行导致“人机合一”,社会交往的信息处于即时流动之中,人们在不同的时空中可以轻松地共享同一场景。因而,以电子媒介为中介的交往行为,造就了社交空间与物质地点的分离。如果还是单纯以固定的地域来区分空间、规顺社会行为就难以为继了。场景这一系统不仅包括地点所创造的现场交往的社会行为,同时纳入了由新的数字化传播构建的更宽泛的社会交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场景解构了纯粹以地理位置为逻辑的传统社会的空间,重构了基于信息环境和技术体验的新的社会空间。随着人的行为越来越多地依赖场景,场景成为人际交往、关系建设、社会连接与社群运行的枢纽环节,也应该成为社会研究的新对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年08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走向“文化志”的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概念反思
下一条: ·[胡鸿保 张丽梅]民族志:从马凌诺斯基到格尔茨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