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 结
2009 年和2013 年,中国申报的《玛纳斯》和吉尔吉斯斯坦申报的“吉尔吉斯史诗三部曲:《玛纳斯》、《赛麦台》和《赛依台克》”先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两国共同保护这一彼此共享的史诗传统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在我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大格局下,《玛纳斯》史诗以其深厚的民众文化根基和底蕴,必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特殊的文化交流作用。“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会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经济的大繁荣,同样会带来文化的大繁荣,为子孙后代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文化财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 世纪我国与中亚各国(包括俄罗斯和前苏联)之间的《玛纳斯》史诗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国际《玛纳斯》学需要认真总结的一段学术史。我们相信,在进入21 世纪的今天,尤其是依托我国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正在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而《玛纳斯》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在跨界民族的文化共享和国际交流语境中也将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注 释:
① 玛纳斯奇指以专门演唱英雄史诗《玛纳斯》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即史诗演述人。
②乔坎·瓦利哈诺夫(1835-1865),哈萨克裔俄国军官、民族志学家。他曾于1856 年、1857 年间数次对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周边地区和我国的喀什、伊犁、特克斯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并第一次搜集记录了《玛纳斯》史诗的重要传统章节之一“阔阔托依的祭典”(K觟k觟t觟ydün ashi),共计3251 行。
③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拉德洛夫(1837-1918),德裔俄国民族志学家,德文姓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拉德洛夫(Friedrich Wilhelm Radloff)。他曾于1862 年和1869 年在中亚吉尔吉斯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记录了《玛纳斯》史诗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文本以及这部史诗第二部和第三部的部分章节共计12,454 行,并于1885 年在圣彼德堡把这个文本编入自己的系列丛书“北方诸突厥语民族民间文学典范”第五卷(《论卡拉─柯尔克孜(吉尔吉斯)的方言》,Der Dialect Der Kara-Kirgisen)。他在此卷前言中对于玛纳斯奇的演唱以及表演史诗现场的描写评述,对于玛纳斯奇用现成的“公用段落”创编史诗的讨论以及对柯尔克孜族史诗歌手与荷马的比较研究,引起了西方古典学家以及“荷马问题”专家的极大关注,并对后来影响国际民俗学界的“口头程式理论”(又译作帕里─洛德理论)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④ 实际上丛书前七卷为拉德洛夫本人编纂,各卷分别为:第一卷《阿尔泰诸民族的方言》,1866 年;第二卷《阿巴坎(哈卡斯)方言》,1868 年;第三卷《哈萨克方言》,1870 年;第四卷《巴垃宾、鞑靼(塔塔尔)、塔布勒和土满塔塔尔方言》,1872 年;第五卷《卡拉柯尔克孜(吉尔吉斯)方言》,1885 年;第六卷《塔兰齐(维吾尔族)方言》,1886 年;第七卷《克里米亚突厥民族的方言》,1896 年。其余三卷则由其弟子们编纂,具体为:第八卷《奥斯曼突厥语民族卷》,由库诺斯(I. Kunos)搜集并翻译成德文,1899 年;第九卷《乌梁海、阿巴坎鞑靼(塔塔尔)等南西伯利亚民族卷》,由卡塔诺夫(N. F. Katanov)搜集并翻译成俄文,1907 年;第十卷《噶高斯卷》,由莫什考夫(V.Moshkov)搜集并翻译成俄文,1904 年。
⑤ 阿克坦·特尼别克是20 世纪上半叶吉尔吉斯斯坦著名史诗歌手。他不仅继承父亲的遗愿,学会了演唱《玛纳斯》史诗第一、第二部的一些重要传统章节,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即兴诗人,同时还能够演唱《艾尔塔布勒德》等其他一些柯尔克孜族民间史诗。
⑥ 其具体生卒年不详。
⑦ 萨雅克拜·卡卡拉耶夫是吉尔吉斯斯坦20 世纪最伟大的玛纳斯奇之一,他所演唱《玛纳斯》史诗资料包括史诗第一部《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第三部《赛依铁克》、第四部《凯南》及第五部《阿勒穆萨热克和库南萨热克》等,共计500,553 行,超过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20 倍。此外,他演唱的《艾尔托什图克》等多部传统英雄史诗也已出版。
⑧ 萨特瓦勒德·阿勒是我国新疆北部特克斯县的著名玛纳斯奇,他的演唱内容主要包括英雄玛纳斯七代祖先的故事,2010 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⑨ 主要有:1990 年12 月25-28 日,中国史诗《玛纳斯》国内首届学术研讨会,乌鲁木齐;1994 年9 月26-29 日,“中国首届《玛纳斯》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乌鲁木齐;2005 年10 月26-27 日,“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国际学术研讨会”,阿图什;2012 年11 月13-14 日,“中国·新疆·克孜勒苏玛纳斯论坛”,阿图什;2014 年10 月26-27 日,“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13&ZD144)史诗歌手研讨会”,北京;2014年11 月27-28 日,“《玛纳斯》国际演唱会暨保护论坛”,乌鲁木齐;2015 年10 月25-26 日,“《玛纳斯》史诗与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乌鲁木齐等。
参考文献:
[1]塞伊夫丁·依本·大毛拉·夏赫·阿帕孜·阿克色肯特及其子努尔穆哈买特.史集[M].莫勒多·马马萨热·多斯波夫和奥莫尔·索略诺夫译,比什凯克,1996.
[2]阿地里·居玛吐尔地.6 世纪波斯文《史集》及其与《玛纳斯》史诗的关系[J].民族文学研究,2002,(3).
[3]阿里凯·马尔古兰(Alikey Margulan).古代歌谣与传说[M].阿拉木图:作家出版社,1985.236;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乔坎·瓦里汗诺夫及其记录的《玛纳斯》史诗文本[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4]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乔坎·瓦里汗诺夫及其记录的《玛纳斯》史诗文本[J].民族文学研究,2007,(4);托汗·依萨克.《玛纳斯》史诗五个唱本中“阔阔托依的祭典”一章的比较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3,(3);A. T. Hatto,ed.,trans.,and comm.,The Memorial Feast for K觟k觟t觟y -Khan:A Kirghiz Epic Poem,London Oriental Series(Book 33),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5]日尔蒙斯基.中亚史诗和史诗歌手[M].Nora K. Chadwick and Victor Zhirmunsky,Oral Epic of Central Asi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p.271.
[6]《玛纳斯》大百科全书(第二卷)[M].吉尔吉斯文,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60.
[7]Nora K. Chadwick and Victor Zhirmunsky,Oral Epic of Central Asia,见前揭。
[8]A. T. Hatto,“Plot and Character in Mid -Nineteenth Century Kirghiz Epic”,in W. Heissig ed.,Die mongolischen Epen. Bezüge,Sinndeutung und Uerlieferung,Wiesbaden,1979,pp. 95-112;“The Marriage,Death and Return to Life of Manas:A Kirghiz Epic Poem of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Turcica,12 (1980):66-94 and 14 (1982):7-38.;“Epithets in Kirghiz Epic Poetry 1856-1869”,in J. B. Hainsworth and A. T. Hatto eds.,Traditions of Heroic and Epic Poetry,Volume 2: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s,pp. 71-93,London: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1980-89;The Manas of Wilhelm Radloff,re-edited,newly translated and with a commentary,Asiatische Forschungen,110,Wiesbaden:Harrassowitz,1990.
[9]Victor M. Zhirmunsky,Tjurkskij Geroiteskij Epos[The Turkic Heroic Epic],Leningrad:Nauka,1974.
[10][德]卡尔·赖希尔.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诗歌结构[M].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1.27.
[12]A.T. Hatoo ed.,The Memorial Feast For K觟k觟t觟y-Khan:A Kirghiz Epic Poem,见前揭。
[13]A. T. Hatoo,The Manas of Wilhelm Radloff,见前揭。
[14]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托汗·依萨克.《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15]郎樱.玛纳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托汗·依萨克.《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16]《玛纳斯》百科全书(第一卷)[M].吉尔吉斯文,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69;伊斯哈克别克·别先别克.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阿勒及其演唱的史诗[J].民族文学研究,2007,(1).
[17]C.阿利耶夫,T.库勒马托福编.玛纳斯奇与研究学者[M].比什凯克,1995.12.
[18]居努斯·巨玛地力.中国柯尔克孜族《克塔依》部落研究[M].柯尔克孜文,阿图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2014.87.92.
[19]有关这一次演唱竞赛活动,参见:居素普·玛玛依.我是怎样开始演唱《玛纳斯》史诗的[C].玛纳斯论文集(1),柯尔克孜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39.
[20]托汗·依萨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杰出的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M].吉尔吉斯文,比什凯克:Print Express 出版社,2014.65.84;《阿拉套》杂志社编.杰出的玛纳斯奇萨恩拜[M].吉尔吉斯文,比什凯克,1992.136.
[21]居素普·玛玛依.玛纳斯[M].1-8 部,18 卷,柯尔克孜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1995;居素普·玛玛依.玛纳斯[M].两卷本,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玛纳斯[M].第一部4 卷,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翻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艾什玛特.赛麦台[M].柯尔克孜文,克孜勒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2003;萨特瓦勒德·阿勒.玛纳斯的祖先[M].柯尔克孜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22]郎樱《. 玛纳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调查采录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曼拜特·吐尔地.《玛纳斯》的多种异文及其说唱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和托汗·依萨克.《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马克来克·奥穆尔拜.玛纳斯的智慧[M].克孜勒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2011;托汗·依萨克.中国柯尔克孜族《赛麦台》史诗的内容及结构特征[M].比什凯克,2011.
本文原载:《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