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惠明寺村口牌坊
摘 要:本文以人民公社集体化时代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惠明寺村为田野研究对象,分析该村畲族农民是如何在人民公社集体化政治敏感时代,隐匿地维护其传统的民俗信仰,探讨该隐匿的民俗信仰行为背后的社会情境及其隐含的文化逻辑与社会心理,进而阐释传统村落文化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张力和互动关系,并解读传统乡村文化逻辑与当代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
关键词:人民公社;集体化时代;惠明寺村;畲族;隐藏的文本;民俗信仰
作者简介:王逍(1967-),女,湖南双峰人,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教授,人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公社时期畲汉农民社会生活比较研究(12BMZ022)”
引 言
民俗信仰,亦被称之为民间信仰,它根植于我国广大乡村社会,是在民间广泛存在的,非官方、非组织、非系统的一种精神信仰行为,它是由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相应的仪式制度等所构成。民俗信仰长期沉淀在广大民众心灵深处,支配和解释其日常生活与行为逻辑。尽管在人民公社集体化时代[1],它被当成封建迷信遭遇了多次政治运动的严厉打击,诸如:大小寺观庵堂被扫荡、众多祠堂庙宇被摧毁、各种神像法器被焚烧、各色神职人员被批斗等,然而这种轰轰烈烈的表征性取缔和意识形态声讨,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荡涤中国农民心灵中的神祗观念及其日常生活中的崇奉行为。只不过在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强有力的控制下,大都以“隐藏的文本”形式呈现于日常生活的“后台”。
所谓“隐藏的文本(public transcript)”是借用美国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斯科特所提出的概念[2],本文是指集体化时代那些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所批判和扫荡而潜存的民俗信仰传统在后台的“复活”,它与在前台展现的“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这一社会时代角色扮演所呈现的“公开的文本”构成人民公社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民民俗信仰生活的两种面相。该“隐藏的文本”体现了集体化时代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革命政治文化之间的张力,也反映了个体农民与国家政权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更折射出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和根深蒂固的本质特征。不过,在幅员广大的中国,“隐藏的文本”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又体现出不同的村落地域性、民族性以及阶段性特征,折射出集体化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段的中国农民具有不同的文化调适能力,呈现出不同的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关系。
本文以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惠明寺村为田野研究对象,分析该村畲族农民是如何在人民公社集体化政治敏感时代,隐匿地维护其传统的民俗信仰,探讨该隐匿的民俗信仰行为背后的社会情境及其隐含的文化逻辑与社会心理,从而走进人民公社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民真实的感觉世界和经验世界,进而阐释村落文化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张力和互动关系,并解读传统乡村文化逻辑与当代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