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暑期学校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对外学术交流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2017年暑期学校

田野║ 民俗与可持续旅游: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民族乡斡尔族民俗调研侧记
——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田野调查之三
  作者:蒋海军   摄影/图:蒋海军,马千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01 | 点击数:4953
 

  
     7月24日上午,暑校的中外专家与学员一行30多人驱车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调研。从呼伦贝尔学院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大家便来到了恩阁乐达斡尔民俗风情园。由于草原经济的发展,达斡尔传统的民居及院落已经很少见了,多数牧民已经住进了砖瓦房,但其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一直被这里的牧民沿袭至今。这个民俗风情园保留了达斡尔族传统的民居及院落,是一扇展示达斡尔族传统民俗的窗口。 

  “清水河边有歌声、,我急急忙忙走过去,以为我爱人在歌唱,水鸟对对双双飞……”伴随着欢快的达斡尔民歌,我们观摩了在这里举行的“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达斡尔传统体育竞技赛,体验了达斡尔特色美食并参观了达斡尔特色民居。
 
  一、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达斡尔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上以农牧为主,并从事狩猎、渔业和采集等多种生产劳动。在其饮食习俗中,达斡尔族即烹饪野生兽禽肉、鱼类和野菜,体现出狩猎采集的生产方式的特点,又以米面为主食,肉乳蔬菜为辅,具有农牧文化的特色。这种很有特色的饮食风格是达斡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午我们有幸品尝了地道的达斡尔美食。敖其教授一再强调我们不能仅仅享受美食,而应该好好体验达斡尔的饮食民俗。
 
  据了解,达斡尔族通常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副食则为奶制品、肉、鱼和蔬菜等。我们中午品尝的肉粥据说作为主食很受达斡尔人民喜爱,既能充饥又能补充热量。当然在达斡尔族的饮食结构中,肉食一直占较大比重。他们善于渔猎和饲养牲畜,肉食来源较为丰富。达斡尔族吃肉时以“手把肉”为贵,将兽肉或畜肉连骨头大块炖煮后用刀割肉来吃。中午品尝的就是牛肉做的上品“手把肉”。达斡尔族妇女在园田种植各种蔬菜,如豆角(菜豆)、茄子、黄瓜、白菜、萝卜、辣椒和豌豆等,还勤于采集各种野菜,特别是对柳蒿芽(达斡尔语称“昆米勒”)情有独钟。她们在春季大量采摘柳蒿芽,或趁新鲜吃或晒干贮存,以备冬春缺菜时食用。
 
  柳蒿芽作为一种野菜,除了能果腹,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流传。很多达斡尔人都能讲出一些关于柳蒿芽的生动回忆。柳蒿芽曾经被誉为“救命菜”,并渗透到达斡尔族的文化传统中。达斡尔族的民居营造和大轱辘车都跟柳蒿芽采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达斡尔人喜欢喝牛奶,一般不喝马奶和羊奶。牛奶还可用来做各种奶皮、奶油和干酪等乳制品。达斡尔人常说“只要有牛奶就不是没有荤味”。在肉类和蔬菜短缺的季节,牛奶成为人们主要的副食品。此外达斡尔人还喜欢喝砖茶,并用山丁子、稠李子、榛子和刺玫瑰等榨取果汁或磨成粉,掺合在一起作为调料或饮料。
 
  当然,现代达斡尔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的饮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被达斡尔人所传承,特别是在节日和宴宾待客时,“手把肉”和“柳蒿芽菜”这些标志性的菜肴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佳肴。
 
  二、被誉为“达斡尔民俗文化博物馆”的达斡尔民居
 
  传统的达斡尔民居是“介”字型草房,粗犷大方。房屋一般坐北朝南,三间房或五间房不等。民居的中间是厨房,锅台内侧接烘炕。两侧为居室,居室内有达斡尔特色的“凹”形炕。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室内棚顶多为柳编制作。从房屋结构,到房顶设计和装饰,都充分体现着达斡尔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居住环境的讲究。
 
  达斡尔族建筑格局具有传统中轴式的特征,分为正房、仓房、畜栏和菜院等。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民俗风情园里的达斡尔住房、仓房、院墙和大轱辘车等精致逼真,反映了达斡尔族院落井然有序、和谐兴旺的景象。
 
  当然,如同我们所看到民俗风情园的民居展示那样,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达斡尔族人民住砖瓦房的正日益增多,不过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他们的喜爱。 
 
 
 
内蒙古师范大学敖其教授致辞
 
 
 
仿建的达斡尔族传统民居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模型
 
 
 
达斡尔族的玩具哈尼卡
 
  此外,达斡尔人对村落和住房的选址非常讲究,大多住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的地方。他们选择山的阳坡而居,冬季风小便于就近狩猎或采集山货;傍水而居,不仅方便捕鱼,又可解决生活用水,还能在夏季游泳,冬季滑冰或从事冰上捕捞。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民居建筑是该族人民与当地自然环境经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的文化事象。
 
  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蜿蜒曲折的河流,具有特色的达斡尔民居和达斡尔传统美食,华美的达斡尔民族服饰,古老而欢快的达斡尔民歌,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的历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南北朝民谣里出现的场景,像一副画卷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
 
  “时光像流水,春天又到我家乡,无边的田野披上了嫩绿的新装……船儿却又要远航,心上人儿你哟,莫非你不在船上……”,我们远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静坐在时光的缝隙,在跳跃的书香里体会淳朴而神奇的达斡尔生活习俗。眼前辽阔的草原上,一个年轻的男子骑着骏马正在奔向心上人。这种风吹不息,生命不止的吟唱是一种古老的浪漫,如梦如诗、如梦如歌,如梦如画。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讲座║ 次仁央宗:分析地理环境对藏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以西藏自治区的藏族为例
下一条: ·田野║ “夺宝”与非遗实践: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竞技田野调查手记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