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暑期学校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对外学术交流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2017年暑期学校

讲座║ 罗仪德:今昔的美国民俗学研究
——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专题讲座之一
  作者:马千里   摄影/图:朝戈金 焦学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7-21 | 点击数:6205
 

  时间:2017年7月17日下午
  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罗仪德(Timothy Lloyd)教授
  主持点评人:川森博司(Hiroshi Kawamori)教授
  记录:马千里


  本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即:(1)美国民俗学会简史;(2)美国民俗学研究人员的构成变化;(3)当今美国民俗学的研究格局;(4)美国民俗学会的日常活动。

  一.美国民俗学会简史

  美国民俗学会于1888年成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坎布里奇(Cambridge)。学会由三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来自大学文学系和其他人文学科的教师(如弗朗西斯·詹姆斯·柴尔德,Francis James Child),二是来自新成立的大学相关院系和博物馆的人类学家(如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三是对民俗研究感兴趣的个人(如马克·吐温,Mark Twain)。将这三部分人聚集在一起建立民俗学会的是一位名叫威廉·威尔斯·纽厄尔(William Wells Newell)的人。纽厄尔是一位教师,也是基督教牧师。他还研究儿童故事。尽管纽厄尔不是美国民俗学会的首任主席,但却是学会事实上的奠基人和当时的核心人物。

  从学会成立到20世纪40年代,轮流掌管学会、刊物和组织民俗学研究的是人类学出身的民俗学者和文学出身的民俗学者。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类学出身的民俗学者开始逐渐退出民俗学领域,这一阵地被文学出身的民俗学者占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民俗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进入高校,出现了一批民俗学系,同时还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学术观点。第一种以理查德·多尔森(Richard Dorson)为代表,主张民俗学应将学术研究放在首位,认为某些所谓“大众”读物的出版销售会造成民俗学学科得不到其他学科的认可,使其在大学的发展受到影响。第二种以本杰明·博特金(Benjamin Botkin)为代表。他认为由于民俗学来自民众,民俗学学者有责任通过著述、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还之于民。不过在六十年代,美国的民俗研究还是集中在学术项目和院系专业的建设上。


讲座中的罗仪德教授

  二、美国民俗学研究人员的构成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民俗学从业人员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1976年,学会几乎所有的会员都是大学教师,而目前只有大约一半的会员在大学任教,而另一半则从事“公共民俗学”研究。后者在大学接受过民俗学教育,而后在非政府组织或政府工作。他们的工作内容除了为公众普及民俗学知识,主要是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社区工作寻求各类支持。

  三、当今美国民俗学的研究格局

  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民俗学学科机构方面,目前已经有较长民俗学学科设置历史的主要有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西肯塔基大学,加拿大的拉瓦尔大学(魁北克)和纽芬兰纪念大学。而另外一些大学,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它们的民俗学曾经有很强的实力,但现在已经停办或与所在学校的其他学科合并。此外还有一类大学,例如阿肯色州立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等,这里的民俗学研究者并不在单独设置的民俗学院系工作,而是独立或者在这些学校的人文社科类院系进行民俗学研究。还有的人在地区研究所进行这一类研究。

  在大学和其他专门的研究机构之外,美国民俗学者的就业场所还包括国会图书馆的美国民俗生活中心、史密森学会的民间生活中心和文化遗产中心、州一级的艺术理事会或文化理事会、各级文化艺术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此外,还有很多公共民俗学家属于自由职业顾问(或者称为“独立民俗学家”)。


讲座结束后

  四、美国民俗学会的日常活动

  美国民俗学会现有约2000名会员,包括国内大学和学院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艺术和文化组织的专业人员,以及涉及民俗学的社区人员。学会约八分之一的会员是外籍会员。按学术活动的倾向分,学会在2016年有55%的会员属于“学院派”的民俗学者,45%的会员属于公共民俗学者。有一些会员则兼具两个派别的属性。从性别的角度看,美国的女性民俗学学者在过去的50年里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加。目前女性会员占到了学会会员总数的63%。当前的五位学会主席中有四位都是女性。

  学会主办有季刊《美国民俗学刊》(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以及几个关注具体领域的杂志和年刊,如儿童民间传说评论、民俗学文摘、民俗历史学家、犹太文化研究和民俗学研究动态等。学会还建设了一些学术交流的网站,如民族志数据库;编纂了一些工具书,如国际民俗学学术研究词典和当代语言文学文献目录民俗学分册等。

  美国民俗学年会在每年的10月举行,参与者来自全球各地,约700多人。学会有自己的网站,并设有7个委员会和30多个专项工作组。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从2007年开始实施中美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项目,参与这一项目的两国民俗学者各有100多名。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启动║ 以面向青年学人的联合培训促进中、美、日三国民俗学交流与合作
下一条: ·讲座║ 李松:价值与方法——乡土社会的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