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博物馆联盟筹组大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10余个省市的民俗类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代表参加,探讨联盟筹组事宜,建议开辟同行间交流互通平台,整合资源,相互学习、合作。
不相熟的同行
“我从业20多年,说实话,很多同行我还不认识。”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说,很多同行都在致力于民俗博物馆建设,但是缺乏相互往来。
河北博物院(河北民俗)部门主任随杰也表示,现场同行中,自己拜读过有些人的著作,了解过其中一些馆的资料,但合作并不多。
打不起招呼、叫不上名字,筹组大会召开前,不少与会代表有这样的尴尬。
与之相对的是公众对民俗博物馆不断增加的需求。梅联华的办公电话就时常接到市民咨询,家中婚丧礼仪该如何操办等问题。在他看来,过去,博物馆主要有收藏、研究和展示三大功能。现在,博物馆的功能不断延伸,教育和体验功能融入其中,而这两种功能在民俗类博物馆是最容易体现的。
近年来,我国迎来博物馆数量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近10年里,每年平均增加200多个,民俗类博物馆也增势明显。截至2014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4510家,其中,名称中含“民俗”二字的博物馆153家,占3.39%。到了2015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4692家,其中,名称中含“民俗”二字的194家,占4.13%。从横向上看,民俗类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中占比仍不高,大有发展空间。
倡议成立中国民俗博物馆联盟的北京民俗博物馆有关人员表示,我国民俗博物馆大多属于中小型的专题馆,起步晚、规模小、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运营机制陈旧等,仍是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民俗博物馆界亟待通过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发出更坚定有力的声音,联合起来,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抱团能做什么?
对于中国民俗博物馆联盟,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有几方面期待。比如,在中国民俗学会的指导下,制定章程、明确工作机制,通过交流展、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加强业务交流与学术探讨,促进行业创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加强民俗博物馆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盘活博物馆资源。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高博物馆的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途径。
梅联华则希望,联盟能摸清家底,对国内民俗类博物馆的数量、质量、分布、性质等加以梳理。
此外,曹彦生还希望,联盟充分发挥各博物馆的业界特色和资源优势,主动开展国际交流,让文物走出去、“活”起来,用博物馆的方式展示“中国心”,与世界交流。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妍凌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7年05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