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高小康]空间重构与集体记忆的再生:都市中的乡土记忆
  作者:高小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4 | 点击数:7388
 

摘要:以广州市一条河涌岸边重构扒龙舟民俗空间为案例的研究,揭示了集体记忆空间的流动性与活化再生的问题。在异地重建的传统民间祭祀场所和龙舟巡游活动空间的重构,使得乡民文化空间与都市空间构成了“异时位”空间并置的当代都市文化体验。传统民俗作为地方性场景的内容植入到了现代生活空间,都市市民在经历了抽离传统的个体化过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回归社区共同化的循环。这种传统空间重构的条件在于海绵化社区生态壁龛与都市文化形成的并置关系。这是多样化并置共生的、可分享的优化生态关系,也是记忆场所保护行动的文化生态建设意义所在。

关键词:空间重构;集体记忆;海绵化与管道化;生态壁龛;记忆的活化


  一、高楼夹缝中的河涌:“异时位”空间

  我在广州的住宅处于海珠区中山大学旁边的一个九十年代末建成的小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张,这个区域如今差不多算是市区比较靠中心的地段了。小区紧邻一条叫做“马涌”的河沟(广州人管河沟叫“涌”)。这条河涌很短,沿岸原来都是农村。广州在城市化进程中留下了许多飞地一样的城中村,但这里没有。这里的农村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地名的痕迹:“云桂村”、“联星村”等等,告诉人们这里以前的身份。

  就建筑而言,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过去农村的痕迹了,最老的建筑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但河涌是个例外。蛛网般密布的河涌是珠三角平原典型的地理景观,也是广府人在村社时代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河涌不仅具有排水功能,同时是每个村社的池塘水源,也是村民在各村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交通路线。与陆路交通不同的是,沿河涌划船交流的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仪式性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仪式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扒龙舟”——各村乡民划着龙舟沿着河涌去其他村巡游,既是传统的祭祀活动,也是各村之间节日交往的一种娱乐。随着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许多原先的近郊农村在耕地被征用之后变成了“城中村”——孤悬在城市版图中的一个个乡土飞地。城中村的原住民们改变了原来的农业生活方式,把自己的住宅翻建成一幢幢密匝匝地挤在一起的简易住宅楼出租给外来的新移民,当起了包租公包租婆。

  在这种新的环境中,河涌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作为一种村民特有的交通途径把星散在都市中的城中村继续联系在一起,使村民的传统交往得以保持;特别像扒龙舟这样的传统民俗活动也因河涌的存在而继续传承。河涌有个特殊的空间特点,它曾经是乡民社会空间的一部分,现在仍然与城中村的乡民生活联系着,同时又进入了当代都市空间。扒龙舟是与河涌相关的乡民文化记忆,这样的民俗活动沿着河涌在流动的空间中进行,在把分散的城中村联系起来的同时,也与沿岸的都市社区发生关系,把乡民文化传播到都市空间。因此,每当端午节扒龙舟活动进行时,这种热闹的民俗节庆就会形成特殊的空间景观:龙舟在城中村的祠堂筹备、启动,然后进入河涌,与沿岸的社区和公众形成互动,河涌因此成为承载民俗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

  每年端午节,马涌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龙舟巡游。这些龙舟来自广州市区的各个城中村,从各个小河涌进入珠江主河道,然后其中一部分船只路过中山大学北门后左拐进入马涌,划到晓港公园的湖面后再返回。这条巡游线路的中段靠近桥东街,邻近河涌有一家规模比较大的餐馆“桥东食街”。龙舟巡游到此时差不多到中午了,许多龙舟在此停泊,村民们就在此上岸吃午饭,这里成为龙舟巡游的一个休息站点,因此往往汇聚多条龙舟而热闹起来。桥东街附近是一些九十年代前期建设的写字楼、民居、小商铺餐饮和一所民办学校,本地市民与外来的新移民杂居,没有了城中村式的乡民生活空间。因此龙舟在这里除了吃饭休息,本来没有多少民俗活动。这里居住生活的人们每年到了扒龙舟的时节,多是出于好奇而来河涌边观赏龙舟巡游的景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传统民俗的关注度渐高,这个休息站点集聚的观赏者越来越多,观赏活动也渐从静止的观望转为互动。每当有龙舟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巡游过来,岸上也会有居民敲锣打鼓放爆竹响应,还会递送红包。这种互动的规模逐年增大,活动的仪式性亦在增加。从一般传统节庆氛围的营造,到更具乡民传统民俗特色的河边祭拜、宴饮等。这段河涌由过去仅仅作为龙舟巡游的经过线路逐渐成为这个民俗活动的内容空间。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空间转换生成过程。对于都市公众而言,这种从城中村流动出来的民俗活动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都市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并置体验。河涌连同其中巡游的龙舟整个构成了广府乡民的仪式空间,而这种仪式空间不同于如今一般城市里常见的重新组织起来的民俗活动,因为后者是在现实空间中重组起来作为观赏对象的符号空间,是整合在现代空间里的记忆符号;而前者是与都市现实空间异质的乡民活动空间。

  福柯在《他者空间,异托邦》(Of Other Spaces,Heterotopias)一文中为那些作为自我对立面而与现实并置的各种空间起了个名字叫“异托邦”,与现实时间发生错位的空间又称作“异时位”(heterochronies)空间。①这种夹在高楼缝隙中的乡民文化空间与都市空间构成了“异时位”空间并置的体验。对于站在河涌岸边看游龙的公司白领、大学生和其他外地移民来说,扒龙舟的整个仪式性过程具有明显的异空间和异时位体验的陌生性,这也是广州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典型例子。

  二、飞来的关帝庙:“把家神带走”

  马涌的龙舟巡游活动在持续多年的过程中人气逐渐增长,民俗内容也逐渐丰富。2013年时这里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在河涌边龙舟停靠的地方附近,出现了一个用集装箱改造的简易工棚式房屋。但这不是一个工棚,而是一座简陋的庙宇,旁边还竖起一根旗杆,旗杆上飘扬着一面旗,上书“关帝庙”三个大字。到2014年,这座工棚式的庙宇被翻建为一座正式的庙宇,并且在旁边墙上嵌了一块碑刻,上面写道:

  原址河南小港关帝庙座落在云桂村云桂大街小学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初1563年,主要受历代皇帝封赠“神威远镇天尊关帝圣君”影响,初期由小而逐步扩展,由万历年间乾隆时期到清朝光绪年间达到最显赫的鼎盛时期,建有和重修了“文昌殿”、“圣亲殿”、“天后宫”等岭南古建筑群,占地数十亩的辉煌时期,鼎盛的香火、庙诞的人潮一直持续到破四旧文革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王琴 邱婧]勉瑶迁徙与“渡海”叙事:粤北乳源瑶歌变迁研究
下一条: ·[邹农俭]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王娜]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宋妍 于千惠 范艺]乡村“抗疫”标语展演中的权力规训与空间重构·[谢红萍]集体记忆中个体叙事的构建逻辑
·[吴晋芳]集体记忆视角下的中庄秧歌传承发展探究·[郭玲]胡集书会场域变迁与空间重构探究
·[范译馨]非遗语境下节日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变迁·[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
·[沈月华]端午龙舟文化新探·[徐晓青 刘德增] 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集体记忆
·[高忠严 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黄悦]《水死》中的神话原型与文化隐喻再探
·[林磊 朱静辉]城市化语境下村庄日常生活与集体记忆的再生产·[杨金源]台湾头城抢孤习俗的再现与文化再生产
·[柴书毓]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及民俗解释·[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的集体记忆及其现代性阐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