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至10日,“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国第三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沂源县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承办。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机构、院校,民俗学、人类学、非遗保护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主题发言交流新理念,探讨新路径,分享新成果,为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凝聚共识,提供智力支持。
在开幕式上,沂源县委书记王义朴同志致欢迎辞,他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沂源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设想。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代表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此次会议必将深化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认识,并且可以为当地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好的参考建议。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主任、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也发表了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教授陈泳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刘宗迪皆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在民间文学理论建设以及非遗实践保护工作方面声名卓著。会议上三人对当下中国社会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新的理念,施爱东对仓促实施“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带来的弊端进行了细致分析、陈泳超针对当下非遗保护中政府的角色提出“无为即保护”的新观点、刘宗迪则呼吁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要“超越语境、回到文学”。同样来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的刁统菊副教授则认为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主要在于唤醒普通民众的文化自觉。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董秀团针对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则提出“活态传承”,具体应该从传承仪式语境、再造文化空间、续接民俗链条等方面着手。
来自台湾的洪淑苓、丘慧莹、林仁昱三位教授则分别对古典诗歌、戏曲宝卷以及台湾在日治时期的牛郎织女传说存在情况进行了介绍。洪淑苓教授以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清代至日治时期)的台湾古典诗为例,分析其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习俗,指出这些诗歌中的“七夕寄内”主题特别扣合七夕的情境,更可彰显诗人的伦理情怀。丘慧莹教授则以四本江南地区的牛郎织女故事宝卷为分析对象,指出民众不单可以宣讲宝卷,随着石印技术的普及,还可以阅读宝卷,牛郎织女故事宝卷就是在民众的宣讲与阅读中,日益流传广远。林仁昱教授以日治时期的画册报刊以及民众口述内容为资料,探究二十世纪初台湾七夕传说的再诠释与风俗变迁。
自2005年起,以叶涛教授为首的山东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的师生们,开始启动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的调查与研究。十年磨一剑,在研讨会上,叶涛教授针对沂源当地牛郎织女传说的在地化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最大亮色,他进一步指出,探寻民间传说的起源地是无意义的,但探寻传说的在地化过程,讨论传说的传承地却是必须的,更是有意义的。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毕雪飞副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赵珊珊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储冬爱教授、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则对牛郎织女传说在日本、韩国、广东、河北等地传承流变的在地化过程予以介绍。山西大学文学院的郭俊红则对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的牛郎织女传说的非遗申报、保护、传承情况予以述评,指出在地方化视域中审视牛郎织女传说,讨论的重点不应该是文本表面所陈述、争论之史实是否正确,而应该转向各地牛郎织女文化的传承者(民众)的情感、意图与认同情境。
另外,来自上海大学的黄景春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的宣炳善副教授、山东建筑工业大学的姜波则分别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母题链接、道教信仰以及民间美术中的牛郎织女题材予以讨论。
本次研讨会会址所在的山东沂源县,在2008年与中国民俗学会共同建立了学会二级研究机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同年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也是该传说传承与保护的标志性事件。面对急剧变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民众对于接收信息形式的诸多改变,如何扎实地做好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还考察了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牛郎织女景区,参观了沂源县博物馆、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和世界爱情邮票陈列馆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