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张娜]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张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4 | 点击数:5159
 

  (二)浸染的操作方法

  在虚拟民族志方法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始终质疑坐在家中安乐椅上进行田野的参与观察是否是真正的田野工作。同时也进一步地提出疑问,田野工作的核心方法即参与观察是否依然适用于网络环境。有学者认为由于网络的互动丧失了面对面互动的非语言信息,传统意义上的“参与观察”已不复存在。那么在虚拟民族志应用的过程中,究竟采用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来研究呢?浸染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例如伊在研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时发现吸引游戏参与者有三个动机要素,成就、社会和浸染。浸染在网络中的一种身临其境感是吸引网络游戏的参与者投入到网络世界中的重要因素。而杨国斌在研究网络文化时认为浸染是最重要的方法,他坚信通过直接参与才有可能真正了解网络文化。

  本文将浸染定义为研究者在虚拟田野中通过网上及网下的研究方法,收集当前虚拟田野中各种资料,体验和理解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背景和环境,感悟与总结该虚拟田野的整体文化的过程。在研究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文仅根据研究者的研究实践经验建构起浸染这种方法的三个基本操作步骤:

  1.资料收集与传统民族志不同的是, 虚拟民族志过程中, 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田野的资料。一般是通过阅读网络文本、图片、视频等方式收集与虚拟田野相关的资料,目的是了解虚拟田野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网络参与观察网络参与观察是指根据研究的需要深入到虚拟田野中观察或者参与观察网络参与者进行文本、 视频等的网上互动, 在密切的互动中感受其他虚拟田野中的参与者的实践的体验, 进而深入探索虚拟田野的文化。研究者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在田野中潜伏或者公开身份。

  3.感同身受传统民族志的研究者认为不应以被研究者的文本、言论来研究人,而是应该重视他们的行为。虚拟民族志也应继承这一传统,不应只局限于虚拟田野中的文本等资料。虽然不一定必须与网络参与者面对面进行接触,但在研究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尽可能地与网络参与者接触,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表达和交流平台或工具来完成,了解和体验他们在某个虚拟社区或网络之外的行为和实践,对他们的行为的相关情景有所了解,了解他们对自己网络行为的意义的解释,在得到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之后,研究者再回到虚拟田野中重新审视他们的文本、视频、图片等资料。这里的感同身受不仅仅包括感受到其他参与者为何投入到虚拟田野活动中,也包括感受和体验其他参与者在他(她)所在的日常生活情景下为何投入到虚拟田野中。这个步骤对研究者和研究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

  (三)研究策略:与人建立关系

  在传统民族志进入田野的过程中, 研究者与田野中的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 因此建立关系是无须探讨的问题,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在虚拟田野中,研究者可以选择不公开自己的身份隐蔽地对田野进行观察。笔者的研究经验认为无论是否公开自己的身份,都尽可能与虚拟田野的局内人建立一定的联系,局内人可以帮助研究者尽快地、深入地了解田野文化。

  1.技术和语言网络使用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不同的虚拟田野有不同的技术应用,例如网页浏览、论坛发言、微博发帖等等,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当研究者在虚拟田野中参与体验时,如何更快速地学习网络技术需要局内人的帮助。另外,由于网络的沟通缺乏面对面的一些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的信息,在虚拟田野中一些群体内部交流形成一些特殊的网络语言、符号,通过与局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局内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帮助研究者尽快地熟悉和理解这些特殊符号和语言的意义。

  2.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目前,中国的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完全匿名、平等的,而是日益多元和复杂。一方面,网络的虚拟社群自身衍生出若干亚群体,另一方面网上人际关系是网下人际关系网络的延伸,而且现实世界社会网络的权力关系、“派系”力量也已经对网络个体施加影响。研究者在进入虚拟田野时,应采用一定的策略与虚拟社群的局内人建立一定的关系,进而对虚拟田野的权力结构和人际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笔者在进入虚拟田野之初,与版面的版主、版面的活跃分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两点受益于与局内人建立关系:一是研究者了解了虚拟田野中的文本的产生规则。版主会告诉笔者版面的一些帖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删除的;除了版主,还有哪些人,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帖子被删除;删帖规则是如何产生的。二是局内人会向研究者引荐一些版面其他成员参与访谈,帮助被访者与研究者建立信任关系。

  3.身份考察以网络为媒介的沟通缺乏面对面的接触,这就使得网络使用者可以在网络中用假的身份呈现自己。

  一些研究者担心受访者可能用假的身份欺骗田野研究者。其实身份转换、身份表演这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会发生,只是在网络中更易表现。在线,你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推出,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扮演另外一种身份。网络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身份表演、身份转换的展示平台,不可能脱离这个主体凭空创造新的社会现象。因此,研究者在虚拟田野参与过程中应关注网络使用者的身份转换、表演的形式、情景和原因,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他们使用假的身份、 撒谎欺骗他人行为本身。

  本文将这个步骤称为“身份考察”。考察网络使用者的身份很有必要,对于提高田野资料的质量和可信度都有很大作用。下面是一则实例。

  笔者在田野工作初期并不知每个人可以有很多个ID,直到与版主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他告知研究者他有三个不同的ID,一个用来行使版主的权力,一个用来日常与网友聊天互动,另外一个用来和别人冲突的时候在版面中可以吵架。他会根据不同的情景转换不同的身份。笔者通过对版主的网络身份的考察,不仅对网络使用者如何在网络中呈现自己的身份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在分析网络文本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 ID 也许是同一个人发出的文本。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璐]汉语“民族志”溯源再议——以中国早期西南边疆民族调查为例
下一条: ·莆田仙遊紀行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
·[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