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术研究,重视遗产表述,确保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准确传播
与会学者认为,要应当以申遗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促进有关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的准确传播。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指出,要使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抑或保护和应用,首先要正确理解二十四节气,包括其起源、功能、文化内涵、现状等等。比如按照自然节律(天文、物候)安排农时是各农耕民族的普遍现象,因此,节气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尽管接受了夏历的节气之地,但有些民族仍有自己因地制宜的农事节气制度。所以,将节气宣传为华夏民族所独有,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并赋予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涵义,是有违自然常识和历史事实的,不值得提倡。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指出,与申遗成功相伴随,报刊杂志开始出现很多相关的研究和文章,这是可喜可贺的。但也有一些说法欠缺科学依据,比如有人在报纸上发文章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对于“十二”这个数字的神圣化,这既不符合二十四节气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古代人的认识方式。他分析了二十四节气的内部结构,指出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以圭影测日、到发现夏至冬至、再到认识两分两至,并进一步细化到“分至启闭”(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最后结合以月像观察为主要标志的一年为十二月的月数知识,最后形成的就是由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结构而成的二十四节气的过程。科学而准确地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是今后保护和推广二十四节气最核心的环节。他倡议中国民俗学会应当负起责任,主动承担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组织撰写相关书籍和文章的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在发言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征,旨在厘清某些认识上的误区。他认为,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理念和实践的保护,更在于推广和深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理解。同许多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不同,作为一项贯穿一年四季、遍及大江南北的知识系统与生活实践,二十四节气至今鲜活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是人们理解自然变化并据以安排日常行动的重要参照。它的这种特征,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把非遗同“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却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即“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也就是说,一种传统文化事象究竟能否成为非遗,能否列入代表作名录,同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关键的,反而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态传承。这一点,是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在纠正相关认识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它对于在我国各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度关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创造力及其在当下的“再创造”
对于申遗后如何做好相关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与会学者也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张勃研究员认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相当不易,但二十四节气保护成功是比申遗更为艰难的工作。当前,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解析二十四节气的生存危机,抓住保护工作的重要转机,以促成它的生机重振。她指出,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记功能以及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均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与此同时中国人宇宙观和月令思维模式的变化,使许多人不再相信天象、物候、人事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二十四节气习俗活动大量消失的重要原因,加之20世纪以来历法变更以及传统文化失忆,造成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普遍不足,珍视程度不够。
曾长期在日本留学的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从二十四节气对日本的影响这一角度切入问题,她指出,二十四节气随着历法于公元552年传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而已渗透进日本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二十四节气依然引导着日本人农事,影响着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对日本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有的被列入国家法定祝日,更多的则在民间节日(节气)中得以传承实践,其他领域,如文学等方面也有对二十四节气的大量表达。从日本的经验看,国家层面的立法,民间层面的践行,媒体与商业宣传推动,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指出,应当高度关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创造力及其在当下的“再创造”:在现代条件下,尤其是现代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条件下,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借以安顿现代人的“文化乡愁”,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而这一工作,不是单靠民俗学者或农业史学者所能完成的,更需要艺术界、文化创意界、传播界的共同参与。就民俗学者而言,首先应该做的,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节气文化全面的整理、认真的研究,为公众和各界提供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利用学科专长参与节气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意之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