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宣炳善]吴越文化的考古学原型及其文化机制转型
  作者:宣炳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6 | 点击数:2275
 

 

 
吴越文化的考古学原型及其文化机制转型
宣炳善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要:在环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文化发展序列得到考古学界公认的前提下,马家浜文化已成为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原型。马家浜文化的地域文化原创与交流的动力得以在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文化连续体中传承,并在春秋时期演化为吴越文化的区域竞争意识。春秋时期杭嘉湖平原的吴文化的文化原型源于马家浜文化,宁绍平原的越文化的文化原型则源于河姆渡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时期,吴越地域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则呈现为从文化类型之间的文化交流机制向文化竞争机制的转型。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原型;吴越文化;亚原型;机制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下一条: ·[鄢玉菲]端午“五色丝”背后的文化因子
   相关链接
·[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毛岸茜]屠龙的哪吒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施旭升]仪式·节日·狂欢——戏剧艺术的精神原型·[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
·[于玉蓉]《史记》感生神话的生成谱系与意蕴变迁·[李燕]海上和平女神
·[刘伟]昭君故事母题的民族融通意涵 ·[黄悦]《水死》中的神话原型与文化隐喻再探
·[段友文]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陆薇薇]日本河童原型考
·[赵德利]血社火中的巫术信仰与血祭原型·[黎亮]“离去型”中国民间故事的文化原型论
·印度教猴神哈奴曼塑像亮相西安 或为孙悟空原型·[吴晓东]涿鹿之战原型考
·[韩伟]《格萨尔》史诗原型系统·叶舒宪 编选:《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
·神话—原型理论拓展译学研究空间·叶舒宪 编选:《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