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路璐]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
  作者:路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6 | 点击数:2907
 

 

 
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
路璐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要:民俗类农业文化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活态性、复合性、战略性与融合性的特征,它既是一种遗产类型,又隶属当代公共文化的范畴,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范式围绕时空、主体、变迁三大关键词,其复兴路径在于重返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真正走入公共文化空间。
关键词:民俗类农业遗产;时空;主体;变迁;公共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陆薇薇]日本河童信仰的现代传承
下一条: ·[马杰]端午节民俗文化日本传播史研究
   相关链接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张赵]疾病叙事的故事诗学分析
·[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娄健]“跨越时空的萤烛末光”·[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
·[陈奕青]论“社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我国立法检视·[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刘晓峰]时空一体化: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特征·[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胡南]回到人的立场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柏仙爱]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非遗文旅融合政策执行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