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西农耕蒙古族聚落演变的建筑学阐释
孙心乙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 要:在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维持地域建筑特色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目前中国建筑学的前沿问题。作者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发现,辽西农耕蒙古族聚落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为了能使部族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迁徙至喀左的蒙古族乌梁海部落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农耕的定居生活,其聚落格局与民居结构也随之转变:基于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属性,“白音爱里”村形成了有别于汉族城邦形式的防御体系,以“营子”为单位进行防御;而当地居民对于建筑单体结构的解释也足见草原文化的传承,其民居融合了满族的海青房特征以及汉族的囤顶民居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北方民居样式。由此,其聚落的建立、格局、民居的结构和空间形态无一不展现着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痕迹。作者的这一发现,改写了“中国北方民居大同小异”的理论。作者以建筑学科为立场,通过对辽西喀左“白音爱里”村民居的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和访谈,形成一手资料。以认知人类学为视角,深层解读农耕蒙古族聚落建筑的成因,梳理其在演变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生态性和可持续的民居聚落。以此,探索这一北方民居聚落形式适应新时代乡村城镇化建设的方式。
关键词:海青格热;北方民居;空间聚落;人居环境;可持续;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