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任志强]妖怪学研究的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仅摘要)
  作者:任志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5 | 点击数:3272
 

 

 
妖怪学研究的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仅摘要)
任志强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
 要:对妖怪的研究,从井上圆了开始,经柳田国男至今,妖怪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为日本的民俗学界所公认,“妖怪学”在日本也已成为“一门正正经经的大学问”。日本“妖怪学”历经科学合理主义的阐释、民俗学的考察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对其进行学术史的梳理和评价对于中国妖怪学研究不无启示。日本妖怪学创立后很快传入我国,井上圆了、柳田国男等人的妖怪学成果对我国的相关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受意识形态影响,妖怪学研究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的妖怪研究开始恢复和发展。不过整体来看,我国的妖怪研究仍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也缺乏相关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未能形成与我国传统志怪资源相称的中国“妖怪学”。未来的中国妖怪学研究应从文献整理、理论引介、学科构建、流行文化及社会应用等多个方面开展,以期形成富于中国特色、屹立世界学术之林的中国“妖怪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任亚丽]赣南兴国“跳覡”仪式表演文化成因
下一条: ·[尚炜]论微时代背景下婚嫁民俗文化的变迁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