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彭伟文]一座移民村落对传统的再生与利用
——以广州市沙坑村及其龙狮团为中心
  作者:彭伟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5 | 点击数:2916
 

 

 
一座移民村落对传统的再生与利用
——以广州市沙坑村及其龙狮团为中心
彭伟文
(浙江师范大学)
沙坑村是位于广州南郊番禺区沙湾镇的村落,与沙湾镇的镇区相邻接。沙湾镇距番禺区中心市桥约15分钟车程,有公共汽车往来两地,根据广州市的市政规划,不久将开通地铁,直接与广州市区相连。沙坑醒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醒狮的代表,同时,沙坑作为沙湾镇的“文化名片”,也是重要的观光点,在沙湾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实际上沙坑村是一个移民村落,直到上世纪50年代,它还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1953年从拥有醒狮传统的佛山郊外迁移过来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庞涛]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条: ·[钱斌]地方认同与国家话语
   相关链接
·[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梁韵彦]南渡坡仙:广州祠堂壁画中的苏轼图像研究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明新胜]从我收集并编著《淅川移民与民俗文化》看新时期城乡建设中留住记忆留住历史的必要性
·[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刘璐瑶]黑龙江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移民情结
·[陈小妹]个案解读嬗变节庆背后的琼北村落文化·[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周雪香]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
·[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
·中国民俗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2018年年会在广州召开·[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谭钦允]当代广州醒狮的传承发展模式研究·[徐晓青 刘德增] 胶东半岛上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集体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