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王晓葵教授主持了大会交流。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特聘教授陈益源,韩国民俗学会原会长、韩国全南大学教授罗景洙,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小熊诚,美国史密森学会负责人罗伯特,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赵宗福分别作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维护之道》、《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定的意义和未来》、《中国传播到冲绳的风水思想》、《史密森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昆仑文化传承建构》的主旨报告,对昆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了深入研讨。
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小熊诚演讲 分组讨论
在分组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就昆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展开了多维度、多学科、多领域的深入探究和讨论,交锋不断,气氛热烈。与此同时,部分学者还接受了国内众多媒体的采访。叶涛研究员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我们民俗学界,在非遗的理论建设与保护实践等方面都走在了学界的前列。本次论坛旨在探讨非遗背景下昆仑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为昆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出谋划策。”赵宗福教授表示:“昆仑文化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要从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与传承地这一神圣的‘文化空间’,深入调查研究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环境中昆仑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的‘文化表现形式’,理清历史与现状,科学整理各种文本,特别是昆仑文化在当代民族民间的活态传承,在非遗的申报传承和保护利用方面‘落地开花’,真正实现昆仑文化的传承和建构。”
陈益源教授诵读祭文
论坛之前,与会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2016年昆仑山敬拜大典”,会后与会代表还考察了昆仑山口自然遗产、青海湖历史文化、塔尔寺佛教文化等。
敬拜昆仑山仪式 敬拜昆仑山现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青海省民俗学会秘书处供稿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