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王璐]汉语“民族志”溯源再议——以中国早期西南边疆民族调查为例
  作者:王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29 | 点击数:7345
 

  三、从民族志、民族史到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由于民族问题的重要,中国历史的研究,有时也变成了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即是证明。[26]在20世纪早期,民族志有时也被用作民族史。早在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的1903年,刘师培已写成《中国民族志》,其实质是民族史。刘实际上是借用了“民族志”这一西学术语,来书写中国的民族史。

  值得强调的是,当时,在一些知识分子眼中,民族史的民族,指的就是汉族,刘师培的《中国民族志》正是他汉满种界之辨思想的体现。章炳麟的《序种姓》也要辨明“夷族”和汉族姓氏的根源,使之流别昭彰,不得互相混淆。[27](P.73-76)试图以“汉族”替代“民族”的旨意也体现在其后学者所著的民族史中。利用中国的历史文献,在民国时期特别是30-40年代,产生了一批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命名的民族史,这批融和了西学方法的史书为国族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相关知识系统”。[28]著者们对民族史的表述不尽相同,但表述的重点大体都是以汉民族为中心,融合其它各民族而成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在论证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由“异”而“同”。具体论证模式为:第一,血统混杂,无突出之“异”。第二,汉族为主,异族同化。⑤

  以上说明,中国历史研究如何借民族史来强调汉民族的历史。在此问题的探讨中,人类学视角与材料已经被借用来说明中国民族史的问题了。如前文所言,在20世纪早期,作为西学民族学、人类学而来的民族志,与正史、方志关系密切。在《中国民族演进史》中,吕思勉用到人类学家鸟居龙藏的调查报告,及人类学的演进派、传播派等观点。[29](P.272)在《中国民族史》中,吕氏也用了很多文献中的文化风俗材料来分析。虽然吕氏大都用传世文献来证明民族的演进史,但是在西南少数民族部分,又写到今之调查得来的事实。[30](P.184-185)此类写法,似乎有民族志之特点,但未见作者标注调查材料来源。

  另外,本文前面也谈到李泰棻民国修方志的问题,“新史学”的范围也包括新方志与民族志。以上都说明,无论是中国新的民族史还是方志,民族志作为其中一部分,其作用之一在于增补中国新的历史。

  最后再考查一下ethnohistory (民族史)的来源。“ethnography”被翻成“民族志”与“ethnohistory”被翻成“民族史”,都有着同样的缘由,不仅因为“民”与“族”本身所指代的人群概念内涵,还因为“民族”一词契合了当时的社会需要与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然而,在北美,ethnohistory起初是民族学(ethnology)研究中的一支。按WilliamC.Sturtevan的说法,民族史“通常是为人类学家所研究的族群的历史”,[31](P.320)因为涉及到史学,民族史究竟属于什么学科并没有在学界取得一致的看法。[32](P.302)民族史是一个在人类学与历史学之间徘徊的学科。但是在中国20世纪早期,民族史却偏向历史(而且是正史),最终成为主体民族撰写并强调主体民族的历史。在表述除主体民族之外各族历史之时,并不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撰写“他者的历史”,从而,其余各族(他者)的历史,成为主体民族(汉族)历史的一部分。在“时间”的观念上,他者的历史也融入当时所谓“进化论”的线性时间轨道上,这一观念也被人类学民族志借用。的确,与之前相比,西南民族从未被如此重视过,但当时民族史主要以“我族”为中心的撰写,便消退了在撰写少数民族时所应当具有的“他者”眼光。

  在认识中国历史的问题上,“民族史”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作为参考文献,在苗史溯源中被引用。同样,在这之前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梁启超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张其昀的《中国民族志》等[33](P.1)也被凌纯声先生引入调查报告。总之,借用民族学方法重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学术思想,[34](P.191)是民族学研究的目的之一。

  结 语

  综上,民族志承接方志的部分特性而来,并具有方志的中原史观。在具体的民族溯源中,少数民族的祖先来源证据往往依靠传统的中原汉族文献。在神话传说的祖源追溯中,调查者通过历史文献的“前田野”与田野中调查对象口述的故事分析,牢固而“客观”地构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而这样的研究也成为中国新史(民族史)研究的添加与增补。民族史作为新文类,也作为中国民族志中历史书写的一部分,成为当时认知中国新知的来源之一。

  总之,民族志中的溯源研究,并不简单意味着追溯被调查族群的历史来源,其更体现了国族观念之下如何利用现代学科的民族志话语,重新阐释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一体性、不可再分性等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文学人类学”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22日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马腾嶽]论现代与后现代民族志的客观性、主观性与反身性
下一条: ·[张娜]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