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和文化传统如何与“美丽乡村”链接?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保存历史记忆?
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更接地气,更有“乡”的本色……
6月10日,“民俗文化与美丽乡村”2016年嘉兴端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凤桥梅花洲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京、沪、浙、苏、皖、鲁、豫、川、贵、两广等地的近40位专家学者都拿出了这些年来深耕细作的学术成果。他们集中研究了浙江尤其是嘉兴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并为传统民俗文化如何在乡村建设中起到助推作用出谋划策。
嘉兴:专家眼中的鲜活样本
嘉兴,是研讨会上的热点。30多位学者发言中,以嘉兴为样本的,占了近三分之一。
嘉兴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有五个县(市、区)成功创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47个镇成功创建美丽乡村先进镇,9个镇完成创建任务,84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村)创建初见成效,展现出江南水乡特色。在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核心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中,嘉兴有72个乡村被列入省级示范村创建试点,完成创建验收的有37个。其中,秀洲区建林村和海盐县永兴村被列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
这些鲜活的样本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他们或以文溪坞、马厩村、新仓村等做个案分析,或以网船会班口、端午水上竞技等民俗文化元素为对象,并探讨了嘉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保护模式、民俗文化策略等。
杭州师范大学讲师袁瑾以嘉兴网船会班口为例提出,在当下,传统会社组织正在重新融入当地民众生活,担负起发掘乡村传统、丰富乡村文化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自我更新。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林继富、梁珊珊两位学者,更关注嘉兴端午水上竞技活动——龙舟竞渡和踏白船。“两项民俗在嘉兴民间有了新的回归,民众逐渐成为自觉的传承者。跨时空传承的特征,往往使民俗符号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和多义性,而其意义生成的最终方向,往往依托于今人的生活诉求。”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硕士陆艳、王晓葵则以平湖美丽乡村为例,从“乡愁”中的民俗自信重塑、环境中的民俗景观营造、场所诸如“文化礼堂”中的民俗脉络传承等方面,阐释了民俗文化策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他们的观点,引起不少学者的共鸣。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刘晓提交的“海宁新仓村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报告”,关注了美丽乡村建设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硕士陈艳以海盐文溪坞隐马山的传说为例,分析地方传说讲述与景观营造的良性互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硕士胡萌萌,则以平湖曹桥街道“三月三民俗”活动为切入口,关注着传统民俗的现代再现……
浙江省以“美丽乡村”为名的乡村建设,始于2003年。实践的方式,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杨秀等人从2016年春季开始,对嘉兴几个县(市、区)美丽乡村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进入试点建设的乡村,道路规划和卫生设施等方面已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相应成果。“这场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村落建设工程,基本上都是从修整道路、美化环境和污水治理等硬件改造开始,并进一步关注文体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落,还积极挖掘旅游资源,改变农村以传统农业收入为主的格局,尝试新的发展。”
而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也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看起来面貌一新的乡村,其居住主体——村民,感受如何?体现了多少村民自治?是不同居所的各自美丽,还是统一规划?是按照谁眼中的‘美丽’来建的?乡村旅游给村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杨秀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尤为关注:“仅就村落的特色建设而言,传统民俗文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民俗活动的多样性和凝聚力等,甚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杨秀的看法,与嘉兴“美丽乡村”创建相关职能部门的认识不谋而合——嘉兴地处平原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较快,乡土特色的历史文化、江南水乡的格局在乡村发展建设中不断损耗,已公布的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嘉兴无一村落入选。嘉兴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处于硬件和生态环境创建阶段,趋于均衡化和同质化;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仍多集中于非遗的发掘和保护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端午文化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