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23 | 点击数:7505
 

  2

  马林诺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文本本身是非常吸引人的,即使不论它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单就它的文本本身而言就可能奠定了它作为民族志经典的地位。他原来拟定的题目是《库拉:新几内亚东部土著的事业和冒险的故事》(Kula: A Tale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Eastern NewGuinea)。它有一个讲述库拉交换活动起始的叙事结构。库拉的跨岛交换要借助独木舟。我们看到作者的叙述从建造独木舟开始,接着是独木舟下水,启程,在穆瓦停顿一下,经过皮鲁卢海湾,驶向安富列特、特瓦拉、萨纳洛阿,在萨卢布沃纳海滩停留后再驶向多布,库拉交换的高峰就发生在这里。作者接下来就写返航旅程,随后也交代一下不在这个航程内的其他库拉交换。作者把有关的巫术、仪式、神话传说、库拉交换的规则、土著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穿插在对航程的叙述之中介绍。当然,文章开头有对研究方法和对象、本地居民和地理的交代,文章结尾有对库拉的意义的简短讨论。

  记述是作为一种文本体裁的民族志的基本写作手法。《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经典地位关键取决于它对于新几内亚东部的南马辛区域(Southern Mas-sim)所特有的库拉活动的记述。

  库拉有一系列特别严明的规则。马林诺斯基在该书的第3章、第11章、第14章、第19章和第22章对此做了一些综合性的表述,而杰瑞·利奇后来对此做过条分缕析的概括。[5] (P2-4)我们以此为基础简单地介绍一下库拉的性质和运作规则。

  从最简明的形式来看,库拉是项圈(necklaces)与臂镯(armshells)相交换的仪式;从整体上看,库拉是新几内亚的马辛地区的众多岛屿上的不同语言、不同族群的人们相互联系的社会-经济体系。

  (1)单纯地说,库拉是项圈与臂镯的交换。这种交换围绕着两种宝物,即红贝壳项圈(Soulava)和白贝壳臂镯(Mwali)。

  (2)这两种手工品实质上是作为库拉交换的对象才具有核心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在交易者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用处,甚至都不是什么日常所用的饰物,也无助于交易者在谋求经济利益时博得什么好处。

  (3)这些贝壳制品会在交换中增值,越来越多的交换伙伴的参与使一件宝物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价值。

  (4)一件臂镯的价值是由它与其他的臂镯相比较而决定,一件项圈的价值则是由它与其他的项圈相比较而决定的。那些被认为特别有价值的,往往会被赋予一个专有的名称,并伴有一些相关的故事。在它们被保存或被传递的过程中,这些故事总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5)从交换的对象来看,项圈与臂镯交换,臂镯与项圈交换,而绝对不会项圈与项圈交换,臂镯与臂镯交换。

  (6)从交换主体来看,实际的交换只发生在个人之间,尽管他们是作为“库拉社区”(kula commu-nities)而成群结队地从一个岛或地区来到另一个岛或地区的。

  (7)库拉交换不是发生在任意的个人之间,而是发生在固定的库拉伙伴之间。一旦成为库拉伙伴,往往终身都是库拉交换的伙伴,除非两人之间发生严重的问题。

  (8)只有男人能够参与库拉交换,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9)男人们通过参与库拉而赢得声望。

  (10)一名男子在成年的时候由他的某位亲人引荐到库拉交换中来。这个人通常是他的父亲或者他的母亲的兄弟。

  (11)一名男子最少要有两位库拉伙伴,一位在库拉圈流动的上手,另一位则在下手;而多的可以达到100以上,就像一些地方上的酋长、头人所做的那样。

  (12)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库拉伙伴来自地理上最近的上手或下手的库拉社区。不过,有时候同一库拉社区内的一些人也结成库拉伙伴。

  (13)库拉伙伴通过交换连成一个一个的关节,节点在岛屿之间形成连线,而连线在总体上共同组成了库拉圈。一个人周期性地只与他的固定伙伴进行交换,并不与链条上的其他人交换,从而维持了节点和共同的库拉圈的稳定。

  (14)从空间结构来分析,这两种宝物必须按照相反的方向运转。既然每个人都是在遵守地理方位的规定和伙伴的稳定的前提下参与交换,也就是说,一个人面向圆圈站着,在右手方向接受S,下次传递给左手方向的交易伙伴,在左手方面接受M,下次再与伙伴交换相应的S,那么,我们把他们交换的连线想象为一个时钟,我们就看到,在库拉圈区域的各个岛屿和社区形成的时钟上,项圈以顺时针方向被传递,而臂镯以逆时针方向被传递。

  (15)这两种宝物就像是库拉圈这个系统内的人们的共同财富,它们总是落在个人手上,但并不属于私人所有,个人也不应该长期占有其中的任何一件。他们其实也喜欢拥有而不喜欢放弃,但社会观念凌驾于他们的内心取向,使之不得不传递出去。这与欧洲人永远占有宝物的观念不同,但比较接近奖杯由优胜者轮流占有的逻辑。

  (16)宝物的交换遵循互惠的原则,一定价值的臂镯换一件价值相当的项圈。

  (17)宝物交换的互惠机制的完成必须有一个时间差,赠予与收取不能一次同时进行。甲去找乙要一件贝壳臂镯,甲后来才回赠乙一件贝壳项圈;丙再找甲要那件贝壳臂镯,丙后来把另一件贝壳项圈作为回礼送给甲。

  (18)参与库拉的人要以具有一定分量的东西作为预备礼品送给他的伙伴,以此要求对方的某件臂镯或项圈。这些礼品本身终究也是要有相应的回礼的。

  (19)交易者是不与他的伙伴争论交换物品的价值的。相应的礼物由付方决定,收方不能要求添加,也不能取消交易。收方在没有等价物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付一小礼物(表示信用),下次再补上等价物。收一件礼物必须回馈一件礼物。

  (20)在直接的礼品交换之外,兴师动众的库拉航程中当然发生大量的实用物品的贸易。实际上,岛与岛之间在自然资源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因此相互之间必须有实用物品的交换。不过,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贸易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行为上都与库拉交换区分得很清楚。

  (21)库拉是与整个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从群体来说,一个村或一个岛的男子,他们在一年中要建造、维修远程库拉所需的木船,其间要举行各种仪式、禁忌,亲戚要来送礼,地方上的人都会参与。因此叙述库拉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讲述整个的社区生活。

  (22)除了一些小的细节上的差别,库拉交换的交易规则在整个库拉圈中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组织得极其漂亮的叙述文本。马林诺斯基的成就并不在于发现了库拉,而在于以开创性的民族志表述了库拉。其实,早在1853年就有西方人提到这个地区的项圈交换,在1888年的西方文献中出现了“库拉”(kula)这个术语,而在随后的几年里,出现了对于定期的贸易远航的报告和类似于圆圈的库拉路线的概括。[5] (P9)但是,借用马林诺斯基当时的观点来看,库拉真正成为科学的整体论方法所研究的对象却是从他开始的。他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的最后一章说,毕竟,孤立的事实,无论怎样新奇,对科学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真正的科学研究与猎奇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只重古怪、反常、独特,用以达到感官和收集异物僻好者的满足。科学则相反,它的目的是把事实置放在一个有机的整体内,把它置于那些解释生活现实的系统中去。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提供了一个非西方的、前工业社会的、非货币化的和跨地区的交易体系的样本。[6] (P19)马林诺斯基在书中几十次提到“科学”,他说要用科学戳穿西方人关于土著人的虚假漫画。其中,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是,库拉代表了土著人对代表财富的物质的心态。而西方人对这种心态的理解是不对的。库拉宝物(vaygu’a)并不被视为或用作金钱或通行的货币,它从来不被用作交易媒介或价值量度。每一件库拉宝物在它的存在期间只有一个主要目的———被拥有和被交换;也只有一个主要功能和为一个主要目标服务———在库拉圈内流转、收藏和展示。因而它不能被形容为物物交换,或礼物送赠。事实上,库拉是一种全新的交换类型;而正是通过这种交换,通过它给予人们社会声誉而引起钦羡。于是,库拉中最重要和最独特的东西———不断被交换和永远具有交换性的宝物,就因流动和流动特质而取得了价值。这与西方某些教科书和某些人提出的关于原始人的经济理性的观点是相冲突的。因此这些观念都需要根据库拉研究的发现而加以修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郭于华]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
下一条: ·[王铭铭]民族志:一种广义人文关系学的界定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