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总目.舞蹈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李玉明主编.山西民间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3]李平.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源流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
[4]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5]钱永平.民间小戏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研究——以祁太秧歌为个案[A].蔡秀清、钱永平等著.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6]齐飞飞.东永安村的秧歌活动——山东昌邑地区民间歌舞的个案调查与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7]邓亚非.山东鼓子秧歌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新农村精神生活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6).
[8]杨建设.陕北秧歌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
[9]李雅琳.舞动的风景——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变迁[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6).
[10]于平.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11]张华.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12]王克芬、苏祖谦.中国舞蹈史[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
[13]纪兰慰.舞蹈民俗学——舞蹈学的新兴之学[A].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孙景琛、刘恩伯编.北京传统节令风俗和歌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张华.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15]崔一楠、李群山.秧歌与社会动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为中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16]李静.关于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3);陈晨.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J].文史精华,2003(1).
[17]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J].文学评论,2008(3);罗小茗主编.制造“国民”——1950-1970年代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8]赵永波.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山东商河鼓子秧歌的民俗审美考察[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
[19](韩国)安荣银.对旧秧歌的改造和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20]潘丽.国民与政治认同的新秧歌运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2).
[21]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2]包世轩.京西的秧歌会[J].见张紫晨编.民俗调查与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23](德国)瑞吉纳.本迪克斯.民俗主义:一个概念的挑战(宋颖译)[M].见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4]吴永红.“红色”服饰的传承与创新[J].民族艺术,2013(3).
[25]熊忠武主编.当代中国流行语辞典[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26]武斌.时尚中国:20世纪中国流行文化的变迁[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27]阎成立、聂敏捷.特殊时期特殊的歌舞——忠字舞[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4).
[28]金大陆.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9]刘亚娟.“文革”期间个人崇拜形成因素探析——以政治文化为视角[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30]张欢欢.“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31]胡遐之.荒唐居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2]彭喜波.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化——基于“文革”时期服装特点的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3]王亮清.城市休闲健身:广场舞参与者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34]邓晓东.广场舞发展进程中的分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4).
[35]伊不拉音、梁惠敏.谈谈新疆群众舞蹈[J].新疆艺术,1996(6).
[36]郑玲玲.云南新平县民族广场舞的文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2).
[37]李辉.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38]胡宏亮.我国城市广场舞的问题和管理对策[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2).
[39]赵溢洋.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与社会控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40]张晓聪、张晓会.宿州市埇桥区广场舞参与人群特征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4(6).
[41]王桂欣、赵溢洋.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李先国.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海派秧歌的发展[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
[42]邵月.论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健身作用[J]中国文化报,2001.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
[43]崔晔.民间传统舞蹈文化“根意识”随想——记“二届中国秧歌节”[J].青年文学家,2011(15).
[44]杨小凤.表演性秧歌向健身性秧歌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45]吴文科.“拨浪鼓舞”:经济文化的审美互动[N]中国文化报,2001.
[46] 陈蜜、王爱国.探索新时期江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对广场舞‘海安花鼓’创编成功析[J].艺术百家,2003(2).
(本文刊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