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周星]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29 | 点击数:19483
 

  引言

  本文关注现代中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大众舞蹈及其相关问题。作者选取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等具有不同时代背景及风格的民众舞蹈形式,试图对它们各自的场景性、经由舞蹈语汇所表象的身体、以及它们作为大众舞蹈的意义等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等,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人体艺术。中国文化中的舞蹈,具有歌舞不分、乐舞不分,亦即载歌载舞的特点,并形成了非常悠久的艺术传统。中国传统舞蹈,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宫廷舞蹈、坊间舞蹈(例如,风月场所的舞蹈和为上层聚会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应召舞蹈)和民俗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等几种基本的形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又可以分为祭祀舞蹈、礼宾舞蹈、宴飨舞蹈、节庆狂欢舞蹈以及自娱自乐的舞蹈等。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相继引进了西洋舞蹈(交际舞、芭蕾舞、拉丁舞、迪斯科/摇摆舞、霹雳舞、街舞、排舞等),与此同时,在中国社会新的时代脉络之下,又不断地有新的大众舞蹈的形成及涌现。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红色革命”和“集体主义”为特色的中国广场艺术(集体舞、大型团体操和广播体操等),对于当代中国公众的审美意识和身体表象形态产生了持续而又多重、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逐渐进入多元化时代,舞蹈在民众的审美活动和日常娱乐中的权重有了颇为明显的提升;除了对专业舞蹈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之外,大众舞蹈异军突起,各种舞蹈亚文化(例如,“汉舞”等)亦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构成了眼下中国公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之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秧歌舞:从民俗舞蹈到大众舞蹈

  中国原有类型众多的民俗舞蹈,大都是在各地乡村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以主要是在户外演出的“秧歌”为例,依据有关专业部门的整理,以北方为主,秧歌在全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其种类大概有120种之多。[1](1-8)但实际上,此种统计因为分类和地方称谓等问题的困扰,并不是很可靠。例如,仅在山西省,据说就有近40种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秧歌;[2](130-134)而在山东,民间舞蹈多达226种,仅秧歌一项就有30余种。[3]秧歌在南方本是伴随着劳动场景的“田歌”或“田乐”,有时还有锣鼓等乐器作为伴奏;在北方广大地区,秧歌则主要是作为庆祝丰收、为新年正月及元宵灯节增添欢乐气氛的民间歌舞而颇为普及。[4](62-63)秧歌较为集中地分布、且在当地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有东北平原地区、华北及山东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等。其中较为著名的,如定县秧歌、昌黎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东北大秧歌、祁太秧歌(踩街秧歌[5](57-134))、沁原秧歌、繁峙秧歌、陕北秧歌等等。一般来说,各地的秧歌均形成了独自的地方性风格与特色,诸如陕北秧歌的雄壮、奔放,东北秧歌的活泼、幽默,胶州秧歌的英武、矫健等。

  但深入探讨秧歌相关问题,就会发现对于秧歌的定义,其实颇为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的“民俗语汇”中对于秧歌的称谓往往并不一样,例如,河北的“跑驴”,其实就是河北地秧歌的一种,其“小场”演出被叫做“出子秧歌”。在其他一些地方,所谓“花鼓”、“腰鼓”其实也是秧歌或可包含在秧歌之内。在陕北、华北的有些地方,民间的“鼓舞”就是一种秧歌,舞者们脚下踩跷、腰间执鼓、手持绢、扇,手舞足蹈地表演各种“耍花”的技巧。另有一些地方,是把当地所有的民间歌舞均称之为秧歌或“社火”;如陕西《米脂县志.风俗》所说:“春闹社火,俗名闹秧歌”,这便是把“社火”和秧歌视为同一件事。以上情形说明,“秧歌”一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往往可以包含多种民间歌舞表演的艺术形式,[6]甚至有学者认为,汉族的民间歌舞除了在特定场合的礼仪性或祭祀性舞蹈之外,大多数正是依附于秧歌演出,或是在其“小场”演出中逐渐发展或成型的,如旱船、腰鼓舞、竹马舞,甚至龙舞、狮子舞等等。换言之,广义的秧歌包括演唱、舞蹈和秧歌小戏,狭义的秧歌则主要是指载歌载舞的“秧歌舞”。若是依据别的分类原则,秧歌又有跷秧歌(踩高跷)和地秧歌(不踩高跷)之分,以及文秧歌(以唱为主)和武秧歌(以舞为主)之别。

  虽然各地秧歌的种类繁多且内涵复杂,但其演出形式却颇多雷同。例如,一般均有“走街”、“过街”、“踩街”、“跳街”等,这主要是“行进中的表演”,秧歌队排列成若干路纵队,基本上以“扭”的舞步前行,并不断变换队形。因此,秧歌舞又有“扭秧歌”之称谓。接着,便是“大场演出”和“小场演出”。所谓“大场”,通常是指秧歌队到达较为开阔的场地或预定前去的广场,一般先会在围观的人群中“舞”出一块较大的空场(在陕北,有“踢场子”之说),然后再进行集体的扭秧歌表演,这时的氛围以锣鼓震天、红火而又热烈为特点。接下来的“小场”,主要是由人数较少的秧歌队员轮流出场,其表演形式不拘,或载歌载舞,或是有情节设计的说唱(小戏),甚至还有杂耍、武术等。通常在“小场”演出之后,会再次进行“大场”表演。秧歌队在行进过程或“大场”表演时,往往还要特意走(跑)或扭(舞)出一些特定的“场子图”,其中潜含有丰富的象征性,包括诸多吉祥寓意。例如,山东鼓子秧歌中的战阵图以及外圆内方、平衡对称的菠花构图等等。[7]虽然秧歌队舞或扭出来的“场子图”的图案未必能够被在场的围观民众也清晰地意识到,但其图案是否花哨、是否地道,却是高水准的秧歌队舞者们汲汲以求的。

  和中国古典舞蹈主要反映中国人的身体感觉和人体之道相类似,民间秧歌舞的动作特点就在于“扭”。如陕北秧歌舞的所有动作,基本上就是“扭”、“摆”、“走”,形成了“扭腰步”的特点。[8]胶州秧歌中有“扭断腰”、“三道弯”之类的说法,当地的秧歌老艺人形容其舞姿风韵时会说“抬重(抬脚较快)、落轻(落脚时轻而慢)、走飘、(扭动行进时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也就是在表演时特别重视腰部的灵活性,并由此突出舞者身段的“活泛”。在胶州秧歌中,尤其是女性舞者的动作,往往被要求扭出“三道弯”,以突显女性身姿之美。[9]所谓“三道弯”是指颈部、腰部、膝部,均要适度弯曲并通过“扭”、“拧”、“碾”等舞蹈动作来增加变化。更通俗地说,其舞蹈动作的基本形态呈现圆弧形及S形,舞者的上、下身每每形成扭拧状态,舞技特征也往往是留上身、走下身或留下身、走上身,由此便可“扭”、“摆”或“走”出所谓的“三弯九动十八态”,[10] (248-249)从而舞出秧歌特有的韵律美感和舞姿造型。这里所谓的“九动十八态”,主要是指头、胸、胯、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身体的9处部位,分别能够朝不同方向持续地做弧线运动,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舞步和舞姿。相比较而言,秧歌舞和文人士大夫、贵族阶层所欣赏的以轻曼、灵动和飘逸为特点的舞蹈意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以飘逸为特点的宫廷舞蹈,主要追求的是“出世”,是仙人长生的意境(仙境),秧歌舞则主要追求和表现的是“入世”,是现世人生的生命力和鼓动力,因此,秧歌舞追求热烈、红火的意境。秧歌舞因为有锣鼓伴奏而节奏感强、气氛热闹,舞者们亦经常因为过于投入而如醉如痴。可以说,秧歌舞的审美取向就是追求火爆、热闹、激烈的氛围,以及“美滋滋”、“酸溜溜”、“俏生生”、“稳中浪”之类的身体表象。[11](14-19、 228)就此而论,秧歌舞几乎就是中国式俗世狂欢的基本形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徐刚]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学术传承
下一条: ·[王逍]“透明式”跨族群收养关系的文化诠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