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1 | 点击数:16709
 

  围绕节点9:孟姜女自杀殉夫。

  孟姜女当然不能活泼泼艳生生地落入秦始皇手中,否则,仇没报成,反让仇人占了便宜。孟姜女一定要逃离秦始皇的魔爪。怎么逃离?普天之下,都是秦始皇的土地。看来孟姜女也只有自杀一条路可走。

  孟姜女死是一定的,怎么死却是可以由故事家们发挥想像加以选择的。孟姜女可以撞墙,或者撞石碑而死,也可以跳长城、投河、投湖、投海、投大洼而死,还可以是悲伤过度,痛哭而死。死后,也许是良心发现的秦始皇,也许是哪位好心人,也许是老天爷,一般都会给她建一座纪念性的坟墓,以表彰她的节烈行为。

  还有一种传说非常残忍,孟姜女跳了海,秦始皇把她的尸体捞上来,“拿起铁枝扫帚将她一身皮肉全洗掉,奇迹顿时出现,孟姜女的皮肉落水化成银鱼水上飘。秦始皇再命人将孟姜女的骨头全磨掉,谁知道骨粉散开随风飘来又飘去,变成蚊虫叮得昏君无处逃。”

  当然也有些很好心的故事家,在孟姜女跳海的那一霎那,派出虾兵蟹将,把她接到东海龙宫。老龙王为她接风洗尘,收为义女。这样一来,孟姜女升入神格,肯定会获得一些神奇的力量,于是,有了神力的孟姜女,还得再次回到陆地上与秦始皇周旋一番。

  孟姜女跳海之后,在许多神奇故事中,秦始皇转而升为故事主角。据说秦始皇织了一条赶山鞭,能把高山赶入大海,能把石头赶得满地跑。秦始皇要赶山填海造长城,或者是赶山填海找孟姜女,海里龙王一看着了急,于是施出美人计,让龙女假扮孟姜女前去敷衍秦始皇,偷了赶山鞭。后来龙女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楚霸王。龙女将霸王放在沙滩上,于是,老雕张开翅膀给他遮阳,老虎过来给他喂奶,所以楚霸王是“龙生虎奶雕搭棚”……按照这种方式,故事家可以无休无止地把故事讲下去,但那已经不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了,我们也就此打住。

  从以上围绕9个节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节点之上,还是节点之间,都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让故事家们充分地驰骋自己的文学想象,随人所愿地增添新的故事母题。

  这些母题只要不构成与故事节点的逻辑冲突,是可以随故事家们的个人喜好随意选择的。至于听众能不能接受这些稀奇的讲法,那就只能看故事家的忽悠水平了。

  但是,如果故事家的讲述更换了其中部分节点,比如把A-B-C-D讲成了A-H-D,故事进程不是以节点B和C的方式来展开,而是以H的方式从A到达D,那么,我们就不认为故事AHD是故事ABCD的同题故事。

  打个比方。如果有个故事家这么讲:

  ……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秦始皇没有怪她,反而向她求爱,孟姜女要他答应三个条件,秦始皇答应了,并且完成得很好,孟姜女仔细想想,觉得秦始皇是真心爱自己的,而且“忠君”也是一种美德,于是就嫁给了秦始皇,受到秦始皇的宠爱,后来,因为不堪忍受皇后的妒忌与折磨,跳海自杀了。

  除了故事节点8“孟姜女报复害死丈夫的元凶”被篡改之外,其它所有的节点都具备。哭也哭过了,长城也倒了,最后也跳海自杀了,但我们还是不能认可这是孟姜女同题故事。一旦“复仇”的节点被更改,转而向秦始皇投怀送抱,那么,原来的复仇主题也就荡然无存了,故事将彻底变味。

  或者另外一个故事家这么讲:

  秦始皇修长城的通知下达以后,爱国青年万喜良热血沸腾,决心为祖国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主动申请前往长城服役,最后累死在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来到长城,知道丈夫死讯,哭了十天十夜,终于把长城哭倒了……

  除了节点2“男主人公逃役”被篡改之外,其它所有的节点都具备。我们同样不能认可这是孟姜女同题故事。“逃役”节点的被更改,直接导致孟姜女哭长城“合法性”的消失。如果万喜良主动赴役是一种爱国行为,那么,他光荣牺牲之后,孟姜女跑来大闹工地、哭倒长城、报复国家领导人、以死相要挟,就无异于破坏国防建设、扰乱社会治安了,这只能给万喜良的光辉形象抹黑。

  由于故事的节点网络构成了一个自足的逻辑体系,某个节点被篡改后,必然会发生连锁反应,可能引起故事逻辑结构的全盘崩溃,或者导致原有故事主题的全面消解。但是,只要故事家不篡改故事的节点,任何相容母题的进入,都不会影响到同题故事逻辑结构的变化。

  所以说,在故事的传承与变异过程中,传承的稳定依赖于节点的稳定,变异的随意是指节点之外的随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黄静华]史诗文类视角中的拉祜族“古根”叙事传统
下一条: ·[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逸敏 羌玲]江南祠堂的现代功能与作用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
·[王森燕]浅析凉州贤孝的社会文化功能·[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罗帆]论《西游记》斗法故事的结构形态特点
·[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