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节点9:孟姜女自杀殉夫。
孟姜女当然不能活泼泼艳生生地落入秦始皇手中,否则,仇没报成,反让仇人占了便宜。孟姜女一定要逃离秦始皇的魔爪。怎么逃离?普天之下,都是秦始皇的土地。看来孟姜女也只有自杀一条路可走。
孟姜女死是一定的,怎么死却是可以由故事家们发挥想像加以选择的。孟姜女可以撞墙,或者撞石碑而死,也可以跳长城、投河、投湖、投海、投大洼而死,还可以是悲伤过度,痛哭而死。死后,也许是良心发现的秦始皇,也许是哪位好心人,也许是老天爷,一般都会给她建一座纪念性的坟墓,以表彰她的节烈行为。
还有一种传说非常残忍,孟姜女跳了海,秦始皇把她的尸体捞上来,“拿起铁枝扫帚将她一身皮肉全洗掉,奇迹顿时出现,孟姜女的皮肉落水化成银鱼水上飘。秦始皇再命人将孟姜女的骨头全磨掉,谁知道骨粉散开随风飘来又飘去,变成蚊虫叮得昏君无处逃。”
当然也有些很好心的故事家,在孟姜女跳海的那一霎那,派出虾兵蟹将,把她接到东海龙宫。老龙王为她接风洗尘,收为义女。这样一来,孟姜女升入神格,肯定会获得一些神奇的力量,于是,有了神力的孟姜女,还得再次回到陆地上与秦始皇周旋一番。
孟姜女跳海之后,在许多神奇故事中,秦始皇转而升为故事主角。据说秦始皇织了一条赶山鞭,能把高山赶入大海,能把石头赶得满地跑。秦始皇要赶山填海造长城,或者是赶山填海找孟姜女,海里龙王一看着了急,于是施出美人计,让龙女假扮孟姜女前去敷衍秦始皇,偷了赶山鞭。后来龙女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楚霸王。龙女将霸王放在沙滩上,于是,老雕张开翅膀给他遮阳,老虎过来给他喂奶,所以楚霸王是“龙生虎奶雕搭棚”……按照这种方式,故事家可以无休无止地把故事讲下去,但那已经不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了,我们也就此打住。
从以上围绕9个节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节点之上,还是节点之间,都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让故事家们充分地驰骋自己的文学想象,随人所愿地增添新的故事母题。
这些母题只要不构成与故事节点的逻辑冲突,是可以随故事家们的个人喜好随意选择的。至于听众能不能接受这些稀奇的讲法,那就只能看故事家的忽悠水平了。
但是,如果故事家的讲述更换了其中部分节点,比如把A-B-C-D讲成了A-H-D,故事进程不是以节点B和C的方式来展开,而是以H的方式从A到达D,那么,我们就不认为故事AHD是故事ABCD的同题故事。
打个比方。如果有个故事家这么讲:
……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秦始皇没有怪她,反而向她求爱,孟姜女要他答应三个条件,秦始皇答应了,并且完成得很好,孟姜女仔细想想,觉得秦始皇是真心爱自己的,而且“忠君”也是一种美德,于是就嫁给了秦始皇,受到秦始皇的宠爱,后来,因为不堪忍受皇后的妒忌与折磨,跳海自杀了。
除了故事节点8“孟姜女报复害死丈夫的元凶”被篡改之外,其它所有的节点都具备。哭也哭过了,长城也倒了,最后也跳海自杀了,但我们还是不能认可这是孟姜女同题故事。一旦“复仇”的节点被更改,转而向秦始皇投怀送抱,那么,原来的复仇主题也就荡然无存了,故事将彻底变味。
或者另外一个故事家这么讲:
秦始皇修长城的通知下达以后,爱国青年万喜良热血沸腾,决心为祖国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主动申请前往长城服役,最后累死在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来到长城,知道丈夫死讯,哭了十天十夜,终于把长城哭倒了……
除了节点2“男主人公逃役”被篡改之外,其它所有的节点都具备。我们同样不能认可这是孟姜女同题故事。“逃役”节点的被更改,直接导致孟姜女哭长城“合法性”的消失。如果万喜良主动赴役是一种爱国行为,那么,他光荣牺牲之后,孟姜女跑来大闹工地、哭倒长城、报复国家领导人、以死相要挟,就无异于破坏国防建设、扰乱社会治安了,这只能给万喜良的光辉形象抹黑。
由于故事的节点网络构成了一个自足的逻辑体系,某个节点被篡改后,必然会发生连锁反应,可能引起故事逻辑结构的全盘崩溃,或者导致原有故事主题的全面消解。但是,只要故事家不篡改故事的节点,任何相容母题的进入,都不会影响到同题故事逻辑结构的变化。
所以说,在故事的传承与变异过程中,传承的稳定依赖于节点的稳定,变异的随意是指节点之外的随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