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1 | 点击数:16706
 

  围绕节点7:孟姜女哭倒长城,找到丈夫遗体。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刻。“哭长城”是孟姜女故事的重中之重,决不能随便一哭了事,她得不停地哭。

  好心点的故事家,让她随便哭几声,表示个意思,甚至才哭第一声就把城墙哭倒了;狠心一点的故事家,会要她哭上十天八天;更狠一点的,非得让她把眼睛哭出血来,这才把长城放倒;淄博市淄河镇甚至有一种说法,“孟姜女与万杞梁的夫妻关系非常恩爱,万杞梁的死对孟姜女的刺激非常大,以至于哭成了精神病,每天沿着长城哭,为什么她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她是精神病。”

  长城怎么倒的?不同的故事家会有不同的设想。有的说就是哭倒的,天人感应,哭着哭着,城墙实在受不了了,就倒。有的说是神仙帮她推倒的,孟姜女哭了半天,发现城墙还没倒,就用头去撞,故事家决不能让她把头撞坏了,要是撞得满脸是血,秦始皇还能爱上她吗?后面的戏没法演了,于是,众神仙赶紧发力,帮助孟姜女把墙给推倒了。也有人认为是巧合,孟姜女哭着哭着,“突然有一天,天上打雷下雨,雷把长城劈倒了,就认为是孟姜女把长城哭倒的。”最有想象力,也是最狠心的故事家是这么说的:孟姜女哭啊哭啊,泪水把城墙根给泡软了,墙就倒了。老天,那得多少眼泪呀?

  反正,无论她怎么哭,墙是一定要倒的。

  墙倒了,尸骸露出来了。有的故事家直接就说露出了男主人公的尸骸,也有的说男主人公的尸体一直没有腐烂,还有的说男主人公的尸骸上有信物,按这几种说法,那就不必费事去“滴血认亲”了。但大多数的故事家不想让孟姜女这么容易结束任务。墙倒了,露出来的只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白骨,于是有了辨认尸骨的需要,有的故事家要求孟姜女滴血认亲,有的故事家要求孟姜女滴泪化血。故事家们可以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折磨孟姜女,以取得最理想的悲剧效果。

  淄博市淄河镇“对于哭夫的情节描述与别处略有不同,讲到孟姜女一边哭一边在地上画圈烧纸,而这个正是当地为逝者烧纸风俗的由来。”淄河镇孟姜女故事的哭夫情节比较突出,这与当地盛行《十哭长城》《送寒衣》《哭情郎》《孟姜女哭长城》等孟姜女小调是相对应的。

  有些早期的故事中,孟姜女哭倒长城,找到丈夫的尸骨,就把他背回家安葬了,完成了一个结发妻子应尽的义务。也有的说她见了丈夫白骨之后,痛苦了三天三夜,直接就把自己也哭死了。更多的是讲她投水自杀。还有一种是说,孟姜女借助于神仙的帮助,让男主人公起死回生,夫妻得以重新团聚。

  我们前面说过,如果孟姜女就这么死了,坏人没有受到处罚,老百姓是不会让这个故事结束的。

  秦始皇作为孟姜女报复和戏弄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故事家们发明出来的,目前没有确切的材料。但至迟在明代应该有了这一情节的萌芽。《风月锦囊》所录的《孟姜女寒衣记》中,孟姜女有这样一段唱词:“因哭倒长城七十余处,被蒙恬捉见秦王,要奴为妃。奴苦哀奏,赐奴寻夫,再来听奏。”可见这时秦始皇就已经开始对孟姜女动心思了,但孟姜女的反抗行动还不够激烈。

  围绕节点8:孟姜女报复害死丈夫的元凶。

  大概在明代以后的故事中,孟姜女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

  如果故事中的元凶是蒙恬,那很容易,孟姜女随便使点什么手段,就能够找个机会陷害他一把,直接借手秦始皇就把他斩了。

  如果故事中的元凶是秦始皇本人,那就不太好办,孟姜女只能利用“女色”耍耍花样,戏弄戏弄秦始皇,聊以解恨,至多也就是让秦始皇为男主人公披个麻戴个孝,因为实在是没办法弄死秦始皇,全天下人都知道,秦始皇是自己中暑死的,与孟姜女没有关系。

  除此之外,实在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复仇办法。这一个环节的变异性比较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黄静华]史诗文类视角中的拉祜族“古根”叙事传统
下一条: ·[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逸敏 羌玲]江南祠堂的现代功能与作用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
·[王森燕]浅析凉州贤孝的社会文化功能·[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罗帆]论《西游记》斗法故事的结构形态特点
·[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