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1 | 点击数:16708
 

  围绕节点1:秦始皇要修一座长城。

  有些故事对节点1的讲述非常简单,甚至一句“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或者“那时候秦始皇不是修长城吗”就交待过去了。但也有些故事对于秦始皇筑长城的因由讲述得非常丰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故事,如前面陈阿勉老太太的讲述。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到底是为了阻挡胡人南下、保境安民呢,还是为了借着这个工程杀戮良民,抑或是为了遮蔽天上的日光呢?关键得看讲故事的人是否喜欢秦始皇,毕竟秦始皇是个功过参半的人物。

  在一则清代同治年间忍德馆抄本的《长城宝卷》中,是说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许多鬼魂来求他救命,一个阴阳官为他解梦,认为是塞北胡人南下犯边,死伤良民无数,应该修一道长城,挡住胡人的南下势头,于是,有了修长城的需要。故事这样开头,秦始皇修长城就有了积极的意义,秦始皇是以一个“救星”的角色出场的,所以,后面的情节中,害死男主人公的元凶就成了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在这本宝卷中,秦始皇斩了蒙恬,成了替孟姜女申冤的青天皇帝。

  山东淄河人讲孟姜女哭倒的是齐长城,可既然是齐长城,又关秦始皇什么事呢?“齐长城沿线的民众一般把齐长城也记在秦始皇的名下,也就是说人们把齐长城误作秦长城了。问起当地长城的修建很多人都说是秦始皇。”

  无论什么长城,都是秦始皇修的,而且只要秦始皇决定修一座长城,无论故事家把修城目的说成什么,都不会影响故事节点的逻辑功能。关键是秦始皇得征用民夫去修一座能倒下来的建筑物,好给孟姜女哭去——要是没有这座城墙,你让孟姜女去哭什么呀?

  围绕节点2:男主人公逃役。

  这是一个比较弱的节点,有许多短故事中没有提到男主人公逃役的问题。凡是没有逃役节点的故事,节点1-4往往合并为一两句话,如“这个故事就是说原来范喜良修长城,刚结婚没多久就被抓壮丁抓去了。”这类故事大多非常短小,也不出现孟姜女报复秦始皇的情节,只是简单交待一下长城是怎么被哭倒的。

  一般来说,在男主人公逃役之前,故事家会对男女主人公的身世做一番交待。很多说唱文学中,都在男女主人公出世之前,进行了大量的铺陈,有说他们本来是金童玉女、神仙转世的,有说他们神奇诞生的,还有说他们是牛郎织女转世投胎的。

  总之,任何一种“神异出生”和“特异成长”的母题,都可以进入孟姜女故事。只要在把孟姜女许配男主人公之前,保持身心的纯净,之前发生什么故事,都不会影响到后续的情节。

  男主人公的身世同理。可以把他说成是世家子弟、书生公子、还可以是孝子、逃役,只要是个品德不坏的单身男子,不至于玷污了孟姜女的纯洁就行,甚至没有名字都没关系。

  长城开工之后,男主人公是一开始就逃役呢,还是在长城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再逃役?在主观上是故意逃役呢,还是受人陷害,逃役而不自知?是因为怕苦怕累呢,还是因为思念爹娘?

  各种原因,随故事家们怎么说都不要紧。

  只要男主人公有了躲避徭役的意向,就回到了故事的节点,就能把故事继续下去。要是他不及时逃出来,错过了孟姜女脱衣服,这场好戏就全完了。

  因为男主人公不是故事的主角,所以,男主人公逃役的过程不会成为故事家们的讲述重点。但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故事家愿意在这里插入男主人公逃役路上的各种故事。比如在本书开篇介绍的《万里寻夫全传》中,就铺陈了万喜良的多才多艺(以便值得孟姜女下嫁)与逃役过程中的懦弱无能(以弱化男主人公对于灾难性事件的应变能力,反衬孟姜女的英烈)。

  当男主人公流亡在逃役路上的时候,孟姜女在干什么呢?故事家喜欢什么样的孟姜女,就可以安排孟姜女去干什么,只要不与节点发生冲突就行。这样的情节在故事中是不承担功能,也不干扰原有功能的,所以,无论孟姜女干什么,都没关系。

  男女主人公的这些琐碎小事,可有可无,可以随故事家个人的喜好进行加减,不会影响故事的发展。

  围绕节点3:男主人公成为孟姜女的丈夫。

  男主人公为什么会成为孟姜女的丈夫?是青梅竹马、早有婚约,还是偶遇后花园,窥浴成亲呢?

  这也没关系,关键是两人得结为夫妇,好让孟姜女有个合法的理由跑到长城去哭。

  许多故事家都说,孟姜女结婚才三天(有的说是结婚当天,总之,他们还来不及圆房,来不及享受鱼水之欢),男主人公就被抓走了。为什么要这么急就把男主人公给抓走,就不能让他们在一起多呆两天,培养培养感情再抓走吗?

  这就是故事家们的别有用心了。

  孟姜女为什么要嫁给男主人公?正如孟姜女自己说的,“古云:男女授受不亲。又云:男女不同席。今夜我一身尽为君看,岂堪再事他人?”孟姜女脱衣服的时候不小心被男主人公看见了,于是,她觉得这个看见她裸身的男人已经占有了她的贞操,因此“孟姜女一心要嫁万喜良,为的是一身被他看未防。”如果万喜良不娶她,那么,孟姜女决定“就此死在公子前”。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封建思想,而过去的故事家们所要表彰的,正是这种思想。

  孟姜女一再强调自己嫁给男主人公“原不图那闺房之乐”。两人拜堂成亲之后,孟姜女就认定自己“生为男家人,死为男家鬼”了,她说:“妾自今日为始,退去铅华,脱却绫罗,从此荆钗布裙,在家奉侍双亲,久等我夫回转;徜若不幸,为妻的一准相从地下,决不独生。”多么坚贞的一个女人!

  所以说,故事家们早早安排官差把男主人公给抓走,就是为了淡化孟姜女夫妇之间的男女之情,反过来,孟姜女后来的行为就更突出了她对于“夫妻”这个抽象名份的“忠贞”。故事着重宣传的,就是孟姜女的“贞节”思想。

  当然,且不说孟姜女只是故事家们编撰出来的虚拟人物,就算实有其人,我们也不能指责孟姜女的封建思想。她的观念代表了她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观念来苛求古人。

  广西有一种说法,说死在长城的是孟姜女的父亲,孟姜女哭长城,是为他父亲而哭的。这种说法明显偏离了故事的节点,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施展不出传播势力,没什么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黄静华]史诗文类视角中的拉祜族“古根”叙事传统
下一条: ·[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逸敏 羌玲]江南祠堂的现代功能与作用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
·[王森燕]浅析凉州贤孝的社会文化功能·[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罗帆]论《西游记》斗法故事的结构形态特点
·[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