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对自己故乡风俗的书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同作者当下所居住地域文化的对比而展开的,这体现了作者在“我”与“他”的差别中显示“我”的特殊性,以及通过这种特殊性来与他者进行沟通、并争取融入他者的努力和追求。而这种努力的一个前提,源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认识或信念,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种对于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和承认,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思想,也构成了不同地域、人群和文化相互之间共存、共处的基本原则。尽管具体表现各有不同,每一个地区、人群的具体生活实践和文化现象,却都可以被纳入“风俗”这个更大的分类范畴,因而都是可以容忍和理解的。对各种有关异乡风俗习惯的著述来说,承认风俗差异性,也为更大范围的读者接受、理解和欣赏相关记述、进而接纳作者及其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而像《荆楚岁时记》这类由前朝遗民在新朝所著的回忆之作,尽管有寄托故国情思的目的,却也由于所述风俗符合有关文化差异性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的政治统治思想而得到了新朝统治者的允可,因为,“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同时,“尚书:‘天子巡守,至于岱宗,觐诸侯,见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传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由此言之: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风俗通义》“序”)也就是说,民俗被统治者当成了解社会和治理国家的重要资源来对待,而承认民俗的差异性,又是正确对待这种资源的前提。以此为基础,才能进行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更大范围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或许正是由于本着记录和保留文化传统的目的,尽管家乡与家乡文化寄寓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但相比于直抒胸臆的诗文创作,家乡民俗志中作者深厚、浓烈的乡愁,往往是隐匿在客观、冷静的描写当中,被对象化为看似客观呈现的岁时仪式和市井活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记得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后主词作中有关离散情怀的这种悲怆表达,除了在《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自序中有所体现之外,在风俗志的本体部分,几乎丝毫不见痕迹。这大概同“述而不论”的传统史观影响不无关系,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化所写内容真实可信性的作用;而由于这类文字并不明确表现强烈的怀旧情感,无论是对身为“前朝遗民”的部分写作者的政治安全还是对新朝王权的稳固来说,它都成了可以接受的稳妥的表达形式。
由于贯穿其书写始终的叙事策略,是把作者所熟悉并曾参与其中的故乡风俗,以及基于这种风俗的乡愁加以对象化的处理,因此,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呈现故国风情,成了这些著述的主要取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些作者在根据个人经历实录或广泛搜罗文献资料加以疏证的基础上,对文字采用了相似的处理方式,即保持“语言鄙俚,不以文饰”的特点,从而使得“上下通晓”。(《东京梦华录》序)尽管由于这种追求,《梦粱录》受到了一些诟病,认为它“用笔拖沓,不知所裁,未若泗水潜夫《武林旧事》之简而有要也”,(朱彝尊曝书亭集“《梦粱录》跋”)但大多数的评论者,还是读懂并接受了它充分注重并着意表现民俗语言特征的做法,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是书……详于叙述,而拙于文采,俚词俗字,展笈纷如,又出《梦华录》之下。而观其自序,实非不解雅语者,毋乃信刘知几之说,欲如宋孝王《关东风俗传》,方言世语,由此必彰乎。”
在书写中注重民俗语言特征的做法,以及《东京梦华录》作者在自序中所表现出的求真精神(“然以京师之浩穰,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倘遇乡党宿徳,补缀周备,不胜幸甚。”)无意中表现出了与现代民俗学所强调的田野记录原则相吻合之处。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些先辈民俗志作者所开创的传统,构成了我们后世研究者所遵循的规范之一。
三、家乡民俗志的记述与表达策略
从具体的记述和表达策略来看,这类家乡民俗志又都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按照时间顺序或以时序与空间秩序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概括描述与个人经验记录的融合;冷静描写与热情歌咏的结合;对官方礼仪与民间生活实践的一视同仁。
按时间或时间与空间分布相结合的顺序来展开记述,是古代许多民俗志书共有的特征,家乡民俗志的写作也都体现了这一特征。《荆楚岁时记》作为一部岁时民俗专书,[6]其记述体例即是遵循时序,细致记录、疏证了从正月元日至十二月除日的二十余项重要节俗。这种以时序为脉络的写法,是对中国一向重视的时间记述传统的延续,也开创了后世岁时著作以时序为线索来展开的叙事方式之先河。[7]《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中,就都有大量篇幅,是按照时间线索对重要节俗的描述。除此之外,这两部有关帝都民俗的志书,还对都城一般的市井习俗、商贸活动和宫廷、官府的重要礼仪,按照城市布局,进行了详细描写,极力渲染和描绘了故都的繁盛,客观上又衬托出对繁华不再的无比怅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