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何星亮]春节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作者:何星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4 | 点击数:23698
 
  (三)娱乐的功能。
  春节既是合家团圆、祈求平安的节日,也是休息娱乐、调节身心的节日。人们在不同行业中奋斗了整整一年,学习、工作十分紧张,有许多人甚至产生某种心理压抑。如果紧张的情绪得不到放松,压抑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泄,就可能产生某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甚至酿成严重的心理变态或人格分裂。
  在节日期间,热闹非凡,人人尽兴而乐,通过参与或欣赏放鞭炮、烟花、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等,以及通过看春节联欢晚会和亲身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可以使人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放松,起到愉悦心灵、消除生理紧张和肉体疲劳的功能,可以缓解平时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压抑,使人的身心愉快,心情舒畅,使身体和精神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众所周知,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在古代,春节期间的元宵节具有西方狂欢节的基本特征:
  一是全民同欢。隋朝元宵节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唐代的元宵节更是盛况空前,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城内,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此外,皇帝还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沿至宋朝,张灯由3夜延长至5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府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二是没有等级、尊卑之别。元宵节期间,一切平常的规范均不存在,君民同乐,君臣同欢,臣民同庆,万众狂欢。古代有不少关于皇帝和大臣描写元宵节的诗文。如梁简文帝萧纲曾写过一篇《列灯赋》,隋炀帝也写有关于元宵的诗。这说明他们与百姓同乐。另外,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穿便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为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另据传说,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让大家猜一猜。
  三是没有女性禁忌。平常男女之间有许多规范和禁忌,尤其是未婚少女,一般不得外出抛头露面,婚姻由父母包办,不得自作主张和自由恋爱,已婚妇女也有种种忌讳,但元宵节期间却是例外。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有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些诗句说明约会有情人在元宵夜是十分普遍的。南宋辛弃疾有词云:“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在人山人海中寻找有情人的情境。此外,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元宵期间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诗中特别提到游春女,说明女子都在元宵节出来赏灯。传统戏曲中的人物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道客巴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铁梁]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以中国春节为例
下一条: ·[侯仰军]鸡每日打鸣,原来是为了他们…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