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2015年10月18至19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凉山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凉山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布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复兴暨彝族火把节发展模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布拖县会议中心召开。中国民俗学会作为此次会议的协办单位之一,派出巴莫曲布嫫和刘晓峰两位副会长、常务理事康丽等一行四人参会。
会议上午作主题发言的学者有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李祥林,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李向民和云南大学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等七名学者。其中巴莫曲布嫫结合2014年彝族火把节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报文本中语词的翻译问题,强调对彝族火把节内涵的正确认识和准确表述的重要性,并提倡返回民间,返回传统,保护动物,正确引导民众具体实践的彝族火把节保护方向。刘晓峰梳理了历史学家对火把节起源的研究,并通过列举广泛流行于辽宁、四川、台湾等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节庆中的斗石习俗,提出具有“争”与“斗”特色的火把节也是具有鲜明“祈年”特征的节庆。
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作主题发言
刘晓峰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国民俗学会与会代表合影
下午,与会代表分成四组分别就不同的议题进行研讨。中国民俗学会的四名与会代表围绕火把节为试点的非遗整体性保护路径研究这个议题参与了第一组的讨论,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主持了本组的讨论并作总结发言。
10月19日上午,会议闭幕式在西昌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演播厅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巫达作会议学术总评议,对会议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沙马拉毅对会议进行总结,希望有关学者能够深入民间,对彝族火把节进行全面的考察,为火把节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更多的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