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郭于华]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
  作者:郭于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1-23 | 点击数:13659
 

  反思人类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民族志的权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志方法乃至人类学研究已经走投无路。面对上述质疑与困境,坦率地承认语言、修辞、权力和历史是公开出现在写作过程中的;坦承在文化研究中,我们不再能够了解全部的事实,或声称接近了它们。清楚地意识到并承认我们所表述的只是“部分的真实”(partial truths),即真相、真理的相对性、部分性和动态性;同时在整个田野工作与写作过程中对权力关系保持警醒和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更接近社会世界现实的文化表述方式,这正是民族志重新获得权威(合法性)的基本前提。

  在一个全球化与地方化交融共进的世界中,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面临更大和更多的困境与挑战,一方面,我们必须正视由于历史、文化乃至政治原因造成的中国人类学的微弱与沉默的现状,具体而言,传统的经典性民族志工作尚未大功告成;而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传统人类学的权威、主流及其理论方法在全面的反思中一无幸免地遭到质疑,我们对此后现代人类学的新挑战也不能视而不见;故此我们需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而现实状况却是我们的学科依然自鸣得意或者自得其乐地沉浸在崇高、神秘甚至自恋的情绪中,依然在贵族式地奢侈着,依然在社会转型需要学术研究的迫切中不着边际、华而不实着,…… 徜若真如沈原所批评的:就问题意识的生产而言,面对巨大的社会转型,……却因遭遇“后现代”,只强调“微小实践”和走向“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在理论和技术方面,本来应当发展有能力把握剧烈社会变动的理论和方法,但却简单接受最适合于测量稳定社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这就窒息了中国社会学的“想象力”,造成了它的“错位”:在形成阶级分层的时代去研究职业分层;在社会冲突的时代去研究稳定结构;在劳动生产过程之外去研究劳工;面对底层社会的苦难却因强调“价值中立”而无动于衷(沈原,2009,2-3),那么实在是这一时代学术和学术人的悲哀。

  反思性可以揭示学科自身对各种文化包括自己的文化进行分析中的局限和弱点,破除文化中心主义的迷雾。同时,在知识和常识日益趋于整齐划一、刻板僵硬时,在科学假设或主流理论成为普遍真理的危险中,反思性就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平衡力量。“扩展个案法”、“过程-事件分析”“新民族志”等研究取向与方法都是在反思基础上的有益探索和创新。人类学持续不断的反思性,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批评和经验研究空间,反思力量遂成为人类学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不断更新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民族志的洞察力所呈现的四个方面,与“社会学的想象力”有着同样的内涵和力量。面对中国的社会的转型与文化变迁过程,作为民族志工作者,我们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需要将这种想象力发展为民族志的洞察力从底层的视角、为沉默的大多数关注和破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从极权向新极权的转变,是一个文明转型的过程,其间充满了不同社会力量融混、复杂、微妙的互动和博弈,探知这一实践过程的内在机制与逻辑尤其需要由表及里、知微见著的能力,需要民族志的洞察力;同时,面对一个不安定的全球化世界:族群冲突、宗教纷争、文化交融与对抗,……人类学研究也应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出息。人类学虽然以追寻探索各种族群、文化的差异为主旨,但它也完全可以通过对各个不同群体、文化的研究找出通往相互尊重、理解、沟通的道路,提供各种文化之间的宽容与和谐共存的道理与可能性。从事这些工作,我们更需要良知和记忆,需要洞穿历史与现实的眼光,需要深沉的悲悯之心和浑厚的智慧,需要思想的敏锐与胸怀的博大。如此才能从平凡琐细中构建出大气磅礴,从细语微言中发掘出洪钟大吕,生产出有意义的知识,从而使社会-文化人类学进入并影响公共生活,促进不同的思考与多元文化包容共存;同时也促使学科在公共化过程中获得更新与成长。

  参考文献目录:

  保罗 汤普逊,1999,《过去的声音口述历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彼得 伯克,2001,《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明、周玉鹏等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里克 弗里曼,1990,《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光明日报出版社。

  玛格丽特 米德1988,《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马凌诺斯基,2002,《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

  麦克 布洛维,2007,《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米尔斯(C. Wright Mills)1995,《社会学的想象》,张君玫、刘钤佑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沈原,2009,“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的两条途径,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转型与发展第2辑:转型社会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008,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第2期。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食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王铭铭,1997,《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家族、国家与社会福建美法村的社区史”;郭于华对该文的评议,《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吴思,2001,《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

  吴文藻,1935,“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66。

  Barley, Nigel (1986), 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Notes From A Mud Hut. Penguin Books Ltd.

  Bourdieu, Pierre (etc. 1999),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Social Suffer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olity Press.

  Burawoy, Michael (1991), Thirteen: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Pp. 271-287 in Ethnography Unbou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urawoy, M. (2000), “The Sociology for the Second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Clifford, James and Marcus, George (1986) ed.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yal, Szelenyi and Townsley, (1998), Making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s: Class Formation and Elite Struggle in Post-Communist Central Europ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asic Books, Inc.

  King, Lawrence Peter and Ivan Szelenyi, (2004), Max Weber"s theory of capitalism and varieties of post-communist capitalism. First draf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 San Francisco , June 30.

  Liu, Xin, ( 2002), The Otherness of Self: A Genealogy of the Self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alinowski, B., (1967). 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英文摘要: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at someone called “the third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Karl Polanyi"s meaning). In front of this process, as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ers, we have to present and answer the fatal and divertive (academic interesting) questions, which deal with the great social changes and produce the academic knowledg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bring invitation and challenge to social anthropology in the same way, it is imminently demand to make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running to the ethnographic penetration, that should include four aspects: the macroscopical visual field of ethnography;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of ethnography; the theoretical ambition of ethnography; and the reflexive capability of ethnography.

  Above-mentioned four aspects aim at some disfigurement or limitation in Chinese anthropology nowadays, that including can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forest so that be incapable to front of the big social transformation; run short of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communist society, and post-communist society; there is a lack of question-idea, that research become just description without theoretical ambition; and be short of reflexivity that means feeling self mysterious, elite, and lofty luxury but apart from people"s everyday life and social practice in the rich and complicated social-cultural change. We can attempt to have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Oral History research, and Process-Event Analysis to get to ethnography penetration.

  Being provided with this ethnographic penetration, as a kind of important mental quality, ethnographers can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and accomplish the academic and public missions.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2年07月22日08:4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人类学民族志写作在探索中前行
下一条: ·[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