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较早成立的民俗学研究与教学平台之一,拥有清晰可辨的学术传统和乌丙安教授这样国家顶尖的学者。1981年,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正式成立。1982年,获准招收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归口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依托中文系。1986年,获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成立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在乌丙安教授的初创和带领下,秉持人文社会科学“智识旨趣”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精神理念,努力在民族国家文化振兴与当代日常生活文明建构中拓展民俗学学科的阐释力与生命力,既强调不断开辟民俗学广阔的跨学科学术视野,也坚持追求民俗学独立的价值判断与人文关怀;既重视提升学科理论自觉程度和理论对话能力,也重视对当下文化实践各种误区的检讨与反思;既关注对民族国家文化政治层面普遍问题的研究,也从不忽略对专项的及地域的具体人文现象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科研与教学路径选择中,辽宁大学民俗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建设发展向度与特色。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首先是它对纯正的人文主义立场的强调。人文主义奠基于人们对建构一个充分合理的世俗共同体的信念中,它把文化这种人类生存的人造基础视为国家、社会、个体得以维系和再生产的惟一来源。它要求学术研究要尊重文化固有的生成逻辑、深入理解文化的矛盾并在文化视域中设想出路。这些要求也是学术尊严和质量的保证。在辽宁大学民俗学学术传统中,师生、学者们始终把民族文化生命作为主体,反对技术思维和文化工程主义,反对用非文化的方式解决文化的问题。乌丙安教授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强调保护民俗“文化空间”、“文化生态”的意见就是这个立场的体现。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对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强调。民俗乃至一切人文现象彼此间都是广泛联系并相互界定的,它们实质上拒绝通常意义上人为的学科分工壁垒和限制。在辽宁大学民俗学学术传统中,打破壁垒,汲取多学科理论、方法、知识体系的自觉意识比较突出。在乌丙安教授奠定并诸同仁努力之下,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平台和跨学科教学体系逐渐成型,研究领域覆盖民俗学理论研究、民间叙事及传承人研究、地域民族与民俗文化研究、民间信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等。课程设置包括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间文艺学专题、民俗学史、风俗观念史、社会理论与文化哲学、人类学专题、社会学专题、民间信仰专题、符号学专题等。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为我国民俗学及相邻学科研究和文化建设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从1982年招生起,共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160余人,其中40余人考取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专业博士学位。很多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中坚力量。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第三个特点是理论研究与田野实践并重的发展路径。理论研究和训练是辽大民俗学的传统,这直接得益于乌丙安教授本人的理论建树和对理论的重视。从他的三部依次发表的主要理论著作——《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他在民俗学理论研究上的探索轨迹及其突破与升华。倡行田野研究也是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固有传统。民俗是情境的、面对面的,地域的,本质上是田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民俗研究的方法论特征。乌丙安教授对北方萨满教的调查,江帆教授对辽宁著名故事家谭振山长达24年的田野追踪研究,都在学术界形成较大的影响。在学生的田野作业训练方面,辽大民俗学专业教师多年来长期组织研究生参与各类学术课题,田野足迹遍布东北三省城乡各地,成果卓著。
30余年来,几代学者共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卷),发表论文近400篇,获国家级、省级奖励3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代表性的专著包括乌丙安教授的《民俗学丛话》(1983年)、《中国民俗学》(1985年)、《神秘的萨满世界》(1989年)、《中国民间信仰》(1996年)、《生灵叹息》(1999年)、《新版中国民俗学》(1999)、《民俗学原理》(2001年)、《民俗文化新论》(2001年);江帆教授的《生态民俗学》、《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民间口承叙事论》、《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杨太教授的《中国消费民俗学》;周福岩教授的《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为对象》;吉国秀教授的《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等。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势头,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打下了雄厚的学科基础,在国内以及国际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本专业成立以来,完成了多项跨国、跨区域重要合作项目以及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如,1990年起由乌丙安教授主持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学术合作,共同采录编制《中国辽宁农业民俗图解辞典》(中德文对照本);由乌丙安教授与德方冯•门德教授共同主持,德方三位博士与中心研究人员协同作业,对辽北、辽西、辽南、辽东及辽沈平原各方言区历时5年的田野考察。再如,1992年起,历时3年完成与日本满学协会合作的国际科研项目《中国满族民俗研究》。1995年完成中、日、韩联合对中国东北朝鲜族移民传统习俗变迁的考察项目。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10人次应邀出访了日本、德国,有15人次出席全国重大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期间先后也有我国学者和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同行学者前来讲学或作短期访问。
进入新世纪以来,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继续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参与台湾国科会项目“辽宁民间故事家谭振山研究”。2011年,江帆教授应邀赴台湾东华大学讲学;2009年,周福岩教授赴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做社会理论方向访问学者。
目前,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作为学界公认的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教学“重镇”正在乌丙安教授开辟的学科平台上,不断进取,不懈努力,在学科建设、教育研究、人才培养与引进、学术交流、服务国家社会诸方面争取更大成绩。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