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5年会专区

[隋丽]“游走主题”:族群与英雄的自我超越之旅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研究
  作者:隋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0-17 | 点击数:2525
 

•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

 
“游走主题”:族群与英雄的自我超越之旅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研究
隋丽
(辽宁大学)
摘 要:“游走主题”与“考验”、“回归”、“寻找”等英雄史诗的母题相近,但是在何钧佑的锡伯族叙事中却有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围绕“游走主题”而形成的母题链“找神仙”、“神仙讲道”、“魔宝”、“神灵相助”、“换头”对于理解鲜卑族群的长篇叙事传统以及探究族群心理具有重要作用。“游走”也是一种仪式,经历各种考验和难关,从一种形态过度到另一形态,是英雄成长的必由之路,是“通过阈限”的精神和肉体再生。“游走”也鲜卑族群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不断迁徙的历史记忆的再现。
关键词:游走主题;母题;史诗;民间叙事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苏雄娟 谷春兰]云南永胜县小丙习大山村傈僳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下一条: ·[唐艳丽]彝语支民族亲属称谓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相关链接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
·[林安宁]中国环北部湾傩书的口头艺术特点及对中原傩文化的融通·[海力波]黄帝铸鼎飞升故事三神器母题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
·[蒋好霜]中国民间叙事中的报恩母题与性别实践·[严曼华]民间故事复合母题的复合特点及其限度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鞠荣坤]早期信仰实践中的动物崇拜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
·[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陈昭玉]民间故事母题链与故事变异模式关系研究
·[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贾海鹏]“秦始皇赶山”传说的叙事“生命树”结构研究·[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