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5年会专区

[陈鹏程]明清小说中浴佛节描写的民俗价值及文学意义
  作者:陈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0-15 | 点击数:5845
 

 

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
 
明清小说中浴佛节描写的民俗价值及文学意义
陈鹏程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明清社会中,浴佛节是一个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重要节日。明清小说中有大量的关于浴佛节的描写。这些描写具有重要的民俗价值,它们生动地反映了浴佛节的诸多民俗事象,如浴佛斋会、进香、放生、舍豆结缘等。从小说描写可以看出,明清浴佛节的世俗化特征极为明显,凸显出一种僧俗和乐的文化氛围。浴佛节描写也有重要的文学表现功能,从人物角度看,它作为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场域,往往为人物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前提和背景。从叙事角度看,它不只具时间标示的意义,而是作为文本结构的要件之一,延展和升华了作品的审美空间和意蕴。
关键词:明清;小说;浴佛节;民俗价值;文学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趣联]三北都神会与嘉兴端午节的异同
下一条: ·[陈淑卿]海南家门斋:灵魂的二次葬
   相关链接
·[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杨宇]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李扬 谢亚文]万唐人物:明清以来英美世界中国民俗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江晨怡]以“保”为家:明清以来台州松门卫城的信仰空间研究
·[崔茜]农事年画的产生原因探释·[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
·[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