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记住乡愁 守望家园:二〇一四年中国民间文艺发展报告(摘编)
  作者:安德明 祝鹏程 张宪达 赵云彩 刘畅 张岩 侯仰军 李建平 刘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6-29 | 点击数:9262
 

  三 传承传播

  1.挖掘历史内涵,复兴民间传统

  民间传统的复兴应该以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民俗文化为载体。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福建同安区莲花镇小坪村主办了2014年海峡两岸元宵褒歌会暨厦门市第八届褒歌赛总决赛;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主办了2014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等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国七夕民俗文化艺术节”;在湖北省以“中国端午、诗意宜昌”为主题,举行了纪念屈原、传承端午民俗的活动;以及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民俗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2.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传承人素质

  对民间文艺传承人进行培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几年来已通过具体行动落实下来。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联人事部合作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举行2014“传承·燎原”中国民间手工艺精品展暨第二期中国民间手工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此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联手培养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目前,专业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广泛参与,与民间传承人联动的民间文化传承机制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安徽、浙江、山西等省市都组织了各种旨在提升非遗传承和保护能力的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各乡镇文化站长以及其他非遗工作者。

  3.举办工艺博览会,展示民间文化精华

  本年度,秉承“传承与弘扬”的宗旨,在广东、江苏、贵州等地先后举办了大型工艺美术博览会。其中在广州举办的“吉祥中国·2014中国吉祥文化艺术品邀请展”、在苏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暨2014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合肥举办的“首届安徽民间工艺精品展”、在上海举办的2014中国玉雕品牌博览海派玉雕艺术大展,以及9月在徐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等活动,均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及海外,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繁荣民间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拥有民族文化的省份,则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举办体现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博览会,如“2014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4.优化各级奖励机制,激发民间创造活力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创立至今已举办12届。为贯彻中央推动文艺评奖机制改革的精神,本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和“山花奖”评奖工作会议,围绕山花奖评奖机制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地还设置了地方性的民间文艺奖项,如陕西设立“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福建设立民间文艺“山茶花奖”,调动了广大民间文艺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树立了民间文艺的行业典范和标杆,更加有利于民间文艺的传承。

  四 发展创新

  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健全的市场规范

  其一是在创造环节上加强了对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2014年国家版权局公布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其二是在交换环节上,工艺品交易市场平台的建设趋于规范化。201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交易中心在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挂牌启动,成为首个国家级的、服务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其三是从制度上确保市场主体的培养。如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文化厅联合下发《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对民间文艺从业者的教育培训。

  其四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运作的良好结合。国家发改委与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旨在资助一批具有传承潜力,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但目前面临一定困难的非物质遗产项目,为其创造融入市场的机会。

  2.发挥文化创意,拓展多元经营模式

  2014年市场经营模式的开发依次展开。民间传承群体的管理走上正轨。如国家级非遗“沙头角鱼灯舞”正式注册成立法人组织,实现鱼灯舞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有序传承,凸显出法人组织通过确权在市场竞争中进行自我组织的巨大作用。

  民间文艺在市场的推广上,形成了多种模式。2014年7月,在北京“五棵松青春狂欢季”中,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捆绑是一种能够吸引青少年群体的推广模式。而苏泊罕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及鄂尔多斯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的成立,则提出了“大景观”概念,展现鄂尔多斯各个时期游牧文化和原住民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加强民俗活动之间的联系,促进传承和推广。

  融入市场不仅表现在依靠市场活动的末端进行创新,吸引消费,运用民间融资手段使市场为民间文艺服务也是深入市场运作的一个重要方式。2014年佛山名为“一元众筹拯救民间剪纸艺术”的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3.旧瓶装新酒,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形式上,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经济体男性领导人拍摄“全家福”时所穿的以宋锦制成的特色中式服装最为突出。而宋锦在APEC会议上的精彩亮相,正是其积极拓展、谋求创新的结果。在材质上,民间工艺需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当代的法律和道德。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用骨雕艺术继承牙雕艺术,在完全承继牙雕工艺的同时,发掘牛骨的特点,为骨雕的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使得民间工艺借枝生花。在创意上,2014年故宫博物院制作的“御批扇子”、“朝珠耳机”等纪念品风靡一时,体现了民间文艺工作者观念的深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5年6月8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梁庭望]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下一条: ·[张涌泉]写本文献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相关链接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
·[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祝鹏程]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