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富晓星 张有春]人类学视野中的临终关怀
  作者:富晓星 张有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19 | 点击数:17027
 
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情况似乎变得比较复杂。由于医学一直将死亡当作医学的敌人,经常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病人的生命,这极易导致医护人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病人的病情上(34),而忽视病人的心理诉求和治疗期望。这实则涉及的是医学的一元性和多元性的观念差异,本质是“以疾病为中心”和“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概念之间的认识差异。前者的科学主义理念倾向于将病人“去人性化”,如在一些外科手术中,身体往往被视为一台可修复的“机器”——需要定期“维修”和“检查”(35)。同时,当医生还在医学院校求学时,就被教育必须避免对病人过分动感情。死亡、身体长期伤残的严酷现实以及出于保护自己利益的需要,使得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密切注意病人,关怀的疏离感(detached concern)渐渐被培养起来(36)。同样,对于临终和死亡,病人也有自己的解释模式。如从族群上观察,我国大小凉山的彝族人患病,首选并非医院,而是请宗教师“毕摩”做仪式;彝族人死在外面,被认为难于被祖先认同,为此住院的彝族病危者常常还没有履行医疗上的临终关怀科学程序,病危者早已被家属悄悄运回家中。因此,关怀的疏离和医—患解释模式的擦身而过,导致医学行为原则在遭遇不同文化场景和不同人群需求时常常处于困境,从而使有益的若干临终关怀原则无法实行。
疼痛控制是临终关怀临床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联合止痛用药、心理疗法和社会支持等。人类学对于“疼痛(pain)”的叙述依旧建立在跨文化比较的框架下,认为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感知和回应疼痛的方式不同,从而与医生等专业人士的交流方式也各有差异。影响疼痛表述的因素有很多,如病人的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医生的人性品质、慢性病疼痛的空间含义(有时,慢性病疼痛是病人故意展现给身边的人看,以寻求帮助和关注;有时,人际紧张也会导致慢性病疼痛)、病人所处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因素等。而所有与疼痛相关的表述都是个性化的(虽然有相同的生理症状及反应),没有共同的规则可循。这需要医生在关注科学真理之外,悉心了解病人的解释模式并将其作为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理解地方治疗传统和实践,以期通过良好的沟通达到对人体生命状态的整体把握。
综上所述,笔者从医学人类学角度对临终关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梳理,并发现这是一个富于探索旨趣的领域,因为其间既包含临床医学原则的讨论,又有哲学、历史、民俗等地方性知识的有效融入,同时还涉及临终关怀文化原则与医学原则有效整合与实行的应用性策略。由此可以看出,临终关怀是一个涵盖多学科知识的开放领域,其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也对不同学科的独特贡献提出了更加细密的要求。下面,我们看一下医学社会学在这一方向的实践。
 
四、医学人类学与医学社会学之比较研究
 
社会学对死亡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世纪30年代由英美经济危机引发的高死亡率的研究。此后数十年,围绕死亡这个领域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主题:a.计划死亡;b.医院的临终;c.丧礼;d.丧亲家庭;e.社会紧张;f.自杀;g.死亡权利(37)。笔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死亡,主要研究的是处于现代工业社会,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社会情境时的心理适应和应对能力在生理机能上的体现;以及围绕临终和死亡产生的个人与组织及相应制度和规则之间的张力和冲突。如涂尔干、库利、托马斯和戈夫曼的理论揭示了紧张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他们看到经济地位、社会性别、生活变迁、年龄、族群、家庭等社会紧张因素易导致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和死亡(如日本的“过劳死”),并倡导应改善社会情境以控制紧张,对个体的要求是适应紧张。帕森斯的病人角色(patient role)概念,强调生物系统中生物体的状态以及个人调节和社会调节的状态,即患病过程不仅是躯体上的疾病状态的感受,而且应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角色,因为患病是一种以社会认可与制度化的摆脱日常生活要求和压力的异常行为(38)。帕森斯描述了符合西方文化对患病者规范和价值观的期望的模式,也强化了医学作为社会控制机构的角色,医生被给予了无上的社会权威,医疗变成了社会过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翀炜 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
下一条: ·[张辉]文体即意义?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隋丽 刘玉娟]神圣与世俗之间:杨候村两场葬礼的分析·[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