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纪录片
缺的不是钱,是人文情怀
记者:整体看来,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像是在向良性方向发展。
刘湘晨:我国电视台总数已超过2000家,频道数量超过3500家,表面上看我国已经是个巨无霸似的电视大国。然而,细细考察就会发现,如此众多的电视频道中,纪录片频道寥寥无几,细算一下有中央电视台十套、上海纪实频道、阳光卫视和中央数字频道中的《老故事》频道等,这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又有三千多个频道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悲剧”。英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可是开办的纪录片频道可以说在欧洲是最多的,比如纪实频道、真实频道、探索发现、国家地理、历史频道、赛马频道等等。
面对我国纪录片与国际市场接轨时的窘境与困境,我们有必要再认真研讨一下纪录片创作中的症结问题:首先,中国纪录片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指令性比较强,属于任务型,包括中央到地方,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二是要马上兑现,市场欢迎新、奇、特,中国纪录片目前过于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目的性。
记者:国产纪录片不是也有《舌尖上的中国》《大唐西游记》这样的平衡人文情怀和市场价值的作品吗?
刘湘晨:应该这么说,这个时代也产生了这个时代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完成了它在这个时代肩负的责任,承担的道义。但高贵的作品不多,高贵是一种精神气质,它是人的很高的内心指数,有了这样的心地,才能有这样的眼光。我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不满意,离自己的目标差的很远。
现在社会的主题词是财富,什么时候才能迎来真正的纪录片的春天,当主题词变成财富的价值,人们考虑的不是财富,而是寻求财富的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纪录片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
记者:中国纪录片导演都“不差钱”了,可真正好的国产纪录片还是欠缺。
刘湘晨:中国纪录片导演总是说:“如果我有那么多钱,那么好的技术装备,我也能拍的怎样怎样。”其实不然,仔细想想,我们欠缺的首先不是钱,而是西方纪录片那种感知细微的爱心、博大的人文情怀。
记者:于您,纪录片究竟意味着什么?
刘湘晨:纪录片不像电影、电视剧那么热闹,更多是记录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状态,虽然从经济上看,回报可能不成比例;但从精神来讲,它的回报是巨大的。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生,感悟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让我自己感动,显出非凡的寓意。纪录片主要不是娱乐价值,是一种社会、道德、文化,甚至是哲学。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通过画面和声音去发现世界要比去创造一个世界更有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2013年06月28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