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刘湘晨:囿于“风情化”的新疆传达,是不够的
  作者:记者 马志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02 | 点击数:7127
 


  已近60岁的刘湘晨还在拍纪录片。从40岁出头转行,拍出他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太阳部族》开始,这个名字就和“纪录片”三字画上了等号。

  17年前,正是在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的勒斯卡木村,刘湘晨第一次结识了那个像铁矿石一样散落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族群塔吉克人。在整个世界上,他们也很可能是住在海拔最高地带的人群,于是,刘湘晨郑重地将他们命名为“太阳部族”。那次结识,成了他对新疆地理和族群进行全面考察和记录的开始。最终,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广泛认可,也为他打开了继续拍片的渠道。

  后来,《山玉》《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大河沿》《驯鹰人》《阿希克:最后的游吟》《献牲》等一批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的纪录片作品,让刘湘晨成为新疆纪录片的一张名片。

  文/本报记者 马志宇 图/资料图片

 

  刘湘晨,(1954年~)新疆电视台导演兼摄像师,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十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之一,新疆100位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身为“纪录片人”的他,最擅长拍摄反映新疆民俗风情的纪录片。 

 

  回望新疆纪录片

  新疆的纪录片创作面临一次全新的思考

  记者:很多新疆人其实并不了解新疆纪录片的整体情况?

  刘湘晨:新疆纪录片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施生田先生、杨生辉先生等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历史以新疆电视台的建立为标志,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杨生辉先生的长篇系列片《环游塔里木》最为著名;第二个时期是近十年到十二年的发展,以纪林先生的《家住沙漠中》为奠基之作,从而开创了新疆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一大批作品在国内外的各种评比中屡有斩获,《DRM》、《亚心牧羊人》、《回家的路有多长》、《湖》、《山玉》……成为中国纪录片的经典之作。与我的同事们相比,虽然年龄稍长,我的起步较晚,反映高山塔吉克人生存状态的《太阳部族》是我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大约摄制于1996年吧。

  记者:回来说您的纪录片创作。新作品《献牲》,前不久入选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七届世界大会电影节,您是入选的唯一中国纪录片导演。

  刘湘晨: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我的写作表达,做纪录片,没想到耗的时间超过了十年。这期间,我在进行广泛地“积累”,尝试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部作品力争都有一种新的尝试。譬如《太阳部族》,那时候,我更多地在以一个作家的本能去感受、发现并呈现,电视因素、电视的思考相对较少。《山玉》已有意识地在追求一种与西部大地相契合的庞大气势,这部作品可以挑出无数的毛病,但直到今天欣赏起《山玉》依旧感人,原因在于这部作品气韵流畅、荡气回肠。到了《新藏线上》,我第一次尝试网状结构的叙事方式,多线索齐头推进,还要控制节奏,用纪录片并不擅长的方式来刻画人物个性。《阿希克:最后的游吟》花了五年的拍摄与制作后完成。拍这部片子时,我和摄制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整整走了一年,沿途拍摄了维吾尔民间艺人(维吾尔语中称“阿希克”)的生活。而《献牲》把视角放在帕米尔高原公格尔峰下的布伦口的溪谷,溪谷是一个仅有五户人家的牧村。公格尔大型水电站的修建,使这五户牧民面临搬迁的命运。公格尔山地柯尔克孜人延续了十数个世纪的游牧生活方式也将面临彻底的改变。孙女的婚礼和这一年的古尔邦节,都让片中90多岁的匹勒穆胡力·波洛希觉得有与往年不同的意蕴。

  我的好友、纪录片导演徐海鹰曾说:“谁说中国的纪录片没有大片?湘晨的这些作品就是大片。”

  记者:有评论说,在刘湘晨的镜头里,总能感受到纪录片的敏锐触角和所能达到的深度。有人将此归结于您的写作经历。

  刘湘晨:我能给很多有志于纪录片事业的年轻人最大的自信,我就是一个典型的“非职业选手”,没有学过一天摄像,拿过“骏马奖”最佳摄像;没学过一天录音,拿过中国最高技术奖“金帆奖”录音一等奖。

  我经常开玩笑说,在纪录片人里,我是最好的作家;在作家里,我是最好的纪录片工作者。实际上,我做纪录片实在太多得益于写作的积累和思考,不知道这能不能作为纪录片创作的一条经验?

  记者:评论说,刘湘晨的纪录片纪录了中国新疆边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他们正在经历的变化,说您用极边缘性的题材揭示的是极“主流”的命题,对此,怎么看?

  刘湘晨:不同人群的最大共性就是都是人类,除此而外,相对于类似于北京、上海这种人群聚集中心,任何的“别处”相对都是“边缘”,更别提克里雅河畔的克里雅人了。实际上,人群的共性是相对的,有不同的相异之处却是绝对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差异”,而是如何认识这种差异、呈现这种差异。从某种角度讲,纪录片存在的根基,正好不是共性的东西,而是不同和差异性。

  记者:作为新疆纪录片的代表人物之一,怎么看被模式化的新疆纪录片的“风情化”表达?

  刘湘晨:“新疆”作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已经被人表达了很多年,用了各种方式在表达,其中,纪录片的传达无疑是最有意义的方式之一。但是,仅囿于“风情化”的描绘和传达显然是不够的,这使新疆的纪录片创作面临一次全新的思考和必须做出的选择。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2013年06月28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
下一条: ·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
   相关链接
·[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
·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
·[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非遗纪录片频频成爆款
·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于2017年11月9~12日举办·[王学思]把思考留给每一位观众——观纪录片《老祖的声音》
·[朱靖江]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犴达罕》:真实纪录鄂温克族文化的阵痛
·背影:走向勒斯卡姆的另一个季节·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
·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
·风景这边独好——记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央视再推百集纪录片《手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