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宋建峰]北欧萨米族与云南傈僳族交流成因分析
  作者:宋建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1 | 点击数:8266
 
此外,语言问题也是两族探寻沟通的主要原因。萨米族和傈僳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两者使用本族语言的情况都比较复杂。萨米人说着9种不同的语言,每一种都有其独到之处,这几种萨米语言中包含着挪威语、芬兰语和俄语中的个别词汇。占主要地位的是北方萨米语,约有75%的萨米人使用这种语言,其他的萨米人语言有相通的也有不相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瑞典,萨米人的语言权利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发扬,这一点和傈僳族明显不同。傈僳族也有自己独立、完整而丰富的语言,但是,由于傈僳族大部分聚集区多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各地语音有一些差别,有的傈僳语言可以相通,有的也不相通,甚至有的傈僳地区与其他民族世代杂居,语言基本消失,其风俗、习惯也与他族无二致,仅在族源上还保留着傈僳族的称呼。加之中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历代政府虽未制定出专门的保护和发扬傈僳族语言的措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对傈僳族生产、生活、文化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发展傈僳族经济和文化,成效十分显著,比如发掘、拯救傈僳族民间文化遗产,研究傈僳族复杂的语言使用情况,整理各地傈僳族风俗、习惯、信仰情况,改善傈僳族生产生活设施,促进傈僳族旅游文化的发展等。所以萨米族和傈僳族进行交流有着相似的语言存在状况、心理基础、文化期许和发展要求,即希望在所在各自地理区域、文化区域乃至族际社会的边缘,不被强势文化或群体遮蔽,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保留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通过国际的交流,中国傈僳族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绪,展望了自己的发展前景,对借鉴北欧政府特别是瑞典政府发展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和措施,制定适合本国、本土、本族发展实际,确立物质良性发展方向等充满了信心,对建设和谐、和睦的边疆地区,构筑美好家园取得了共识,因此,两者的交流意义十分重大。
 
二、生活习性与服饰审美的自然演绎是交流的内在因素
 
萨米族和傈僳族都是一个喜欢迁徙的民族,祖先崇拜弱化,原始信仰遗留时间长,不容易被强势文化同化。萨米族属乌拉尔人种,为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他们一般身材矮小,肤色偏黄,高高的颧骨,头发是深褐色、棕灰色,甚至是黑色的,所居拉普兰地区差不多是地球的最北端,气候异常寒冷,冬季漫长而多雪,地势起伏,景色多样,森林、高山、荒原、怪石一应俱全,环境艰苦卓绝,只有坚强的植物才能在寒风刺骨、贫瘠土壤中生存下来。萨米人以饲养驯鹿为生,不断地迁徙为驯鹿寻找丰饶的牧场,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因而形成了真正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和极地文化气息,坚强、勇敢、执著。云南傈僳族与彝族关系密切,16世纪以后,经过数次大迁徙逐渐发展成一个单一民族,它是一个世代居住在高山、峡谷之间,靠打猎、种植为生的民族。迁居无常也是其显著特点:“喜居悬崖绝顶。垦山而种,地瘠则去人,迁徙无常。”[1]“铁索箐在县西北,逶迤千里,山阿水隈,蹊径深险,夷人每聚于此恃险出没,剽掠几百余年。”[2]在与高山峡谷共处的岁月里,傈僳族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他们的衣、食、住、行,歌舞艺术无一不和大山直接有关,在他们的性格中,深深地烙上了大山之刚毅,峡谷之深邃的印记。由此可见,两个民族都有依持自然又在恶劣环境下茁壮成长的历史,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和险恶生存环境的经验,比较容易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是潜隐于交流活动之外未被充分认识的因素之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
下一条: ·[刘明]新疆社会转型中塔吉克女性社会化程度研究
   相关链接
·[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
·[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林海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
·[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钱寅]时间`空间`命运
·[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刘晓峰]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
·[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张明明]“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
·走进“一带一路”非遗传承文化交流论坛举办·吴新峰:《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毛巧晖]文化交流与民族特性的凝铸:基于京族口头叙事的考察·“苗族蜡染”讲座在马耳他举办
·专题║ 《西北民族研究》:“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维吾尔民歌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王天军]丝绸之路鹰猎习俗及其文化交流研究
·对话刘守华:为什么中国没有《格林童话》?·传播民族文化 共享世界文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