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4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4年两会专区

[祝秀丽]20世纪包公民间传说的记录与研究史略
  作者:祝秀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02 | 点击数:3663
 

 

中国民俗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
 
20世纪包公民间传说的记录与研究史略
祝秀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世代民众所敬仰,甚至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也有大批敬仰者。他身上具有的忠诚、孝廉、正义,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自宋金以来,关于包公的戏曲、小说、杂记等古近代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至现当代,民间口耳相传的包公传说、歌谣、谚语、民间小戏等民间文艺形式广布于全国。除了文学的讴歌外,包公还被民众列入崇拜的神明,以包公祠、包公庙等民俗形式渗透于各地的包公信仰之中,形成包公崇拜。可以说,书面文学、口头文学、民间信仰以及现当代影视作品等诸多文化样式共同参与建构了生命力强大的包公清官文化,使之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独特文化现象。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朱以青]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
下一条: ·[刘晓峰]镜听:声音背后的宇宙模式
   相关链接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于海轩]从二人转包公戏看东北人的正义观·[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卫才华 叶蕾]20世纪太行山曲艺宣传队的组织管理与文艺实践
·[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
·[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