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4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4年两会专区

[谢周宏 衣晓龙]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探讨
  作者:谢周宏 衣晓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02 | 点击数:4141
 

 

中国民俗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
 
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探讨
谢周宏 衣晓龙
(浙江师范大学)
摘 要:民间组织,在传统社会中是作为民间各种形成稳定互动关系的人们共同体而存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民间组织依然能够延续其在传统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在角色的定位上,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既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而应该是联系二者的中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间组织,尤其是以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研究所为代表的个人工作室和以铜山斗牛场为代表的集体管理机构,便是作为一个中介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之间。它们的存在有助于保存、展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培养合格的传承人。同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间组织内部存在的一些可能影响传承人保护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关键词:民间组织;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萧放]孝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意义
下一条: ·[徐凤]甘肃伏羲女娲神话扩布之探源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