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联办会议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联办会议

“作为记忆之场的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大召开
  作者:忆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4 | 点击数:5191
 

  

  “作为记忆之场的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9日——9月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与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共同主办,中国民俗学会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台湾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爱知大学、神奈川大学、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福冈大学、日本女子大学、东北大学、京都大学、日本中村元东方研究所、日本文化厅、Haverford College等国内外近3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40多名嘉宾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大会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王晓葵教授介绍本次会议的主旨,对“记忆之场”这一概念的民俗学意义及各会场主题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并且介绍了华东师大民俗学所的发展情况。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张文明教授代表学院向与会代表致辞,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东亚的儒家思想领域,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研究是割不断的。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松尾恒一研究员代表主办方之一发表致辞。首先介绍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情况。其展示理念和设想包括“三大基本主题”(生活史、环境史、国际交流)、“两种观点”(多样性和现代性),以及三个展示区域。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发表致辞。中日之间,地缘相邻,文化相似。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学人周氏兄弟留学日本,归国后开创现代中国民俗学运动。后来的钟敬文、顾颉刚、刘魁立、陶立璠等对亚细亚地区的民俗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中青年学者中,周星、高丙中、小熊诚等竭诚推动东亚民俗学的发展。民俗学应反思学科立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作为记忆之场的东亚”正是为此作出努力。

  日本现代民俗学会会长、神奈川大学小熊诚教授代表日本现代民俗学会会长岩本通弥先生问候大家,并作了题为《中日之“间”的琉球•冲绳文化——比较研究的可能性》的主题报告。小熊老师指出,日本民俗学正从对日本文化本真性的探寻过度为全球化日常性、多样性、复杂性的学问,而冲绳文化被认为是有特性的,受中国、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的主题发言为《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研究的文化科学》,报告开宗明义谈及中国当代的两件文化大事:民俗复兴及自发的中国文化景观巨变,民俗学(人)均参与其中。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民俗学扮演了关键角色:见证民俗复兴、参与民俗复兴。高老师强调,中国民俗学应进行学术转型,民俗学理论转向为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的理论功能。接下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以《“香头”类型与当代中国民间信仰》为题,先是提出中国信仰的三种类型:政治信仰、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进而论述“香头”的类型及其特征,最后总结出当前中国民间信仰发展的特征:非遗化、文化化、行政化、“三老化”。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三个议题分别展开研讨,分别是“世界遗产时代的民俗学”、“东亚的民俗、人、物、知识与文化的交流与变容”、“异域空间的文化研究-‘外人’的生活与信仰”。本次会议还特别开设日本文部省科研项目《关于民俗学反论(Folklore Paradox)的扬弃》专题研讨会。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民俗学: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
下一条: ·第四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将于9月6日至12日举办
   相关链接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毕雪飞]东渡的传统:作为方法的牵牛织女传说
·[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