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张冰]“体裁诗学”视角中的故事文本研究
  作者:张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29 | 点击数:7613
 

  李福清在这部专著卷首指出:万里长城和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两千年间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记载俯拾即是,由是得以研究民间文学作品体裁、作品人物形象、各种历史阶段主人公的关系如何演变;得以提出不同民间文学作品体裁中同一主人公的描写特点问题[7:1]。全书包括:作者的话、孟姜女的故事(据1957年第3期《民间文学》上登载的李清泉记录的孟姜女故事译出)、序言,以及孟姜女传说研究、古代关于杞梁妻传说和孟姜女故事、唐代(7-10世纪)、宋、元两代(10-14世纪)记载的孟姜女故事、明代(1368-1644)、清代(1644-1911)的孟姜女故事、现代记载的孟姜女故事,共七章以及参考书目。

  “孟姜女传说”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并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妇孺皆知,两千余年间,以故事、歌谣、戏曲多种形式广泛流传,在其产生、变异、发展等很多问题上,历来论者存歧异。

  李福清在其论著中首先梳理评析了此前中外孟姜女传说故事研究现状,充分肯定了上世纪五四运动时期顾颉刚发轫倡导的“孟姜女故事研究”的重要贡献和引领作用。李福清认为,顾颉刚1924年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了第一篇研究孟姜女的文章《孟姜女故事的转变》,表明“正是历史学家顾颉刚首次提出了孟姜女故事问题”[7:26]。其时不仅孟姜女故事研究不为中国文人所重视,对中国民间文学,特别是对民间口头创作的科学搜集和研究,也基本属于无序和空白状态。对于西方而言,“民间文学是汉学最小的研究领域。只有中国古代神话通常会引起个别欧洲学者的关注。西方传教士某些极其肤浅的著述也都是关于中国谚语,几乎没有用欧洲语言撰写的关于中国民间故事或者歌谣的著作。德国学者艾伯华(W. Eberhard)编写的关于故事情节系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是个例外。他将孟姜女故事列入其他情节中。”[7:40]

  但是,李福清并不认同顾颉刚所持的“孟姜女故事起源于《左传》中记载的杞梁妻传说”,即“孟姜女故事起源于古籍经典,从书面典籍走向民间”之说,尽管1920年代几乎所有中国学者都赞同这一观点。原因在于:其一,杞梁妻与孟姜女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杞梁妻是一位恪守礼教、哀哭逝夫的武士之妻,“孟姜女则是一位万里寻夫历尽艰辛的妇女,为了不屈从于皇帝的淫威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8:190]。其二,孟姜女传说的主题是反抗暴君残酷压迫百姓修筑万里长城,《左传》中却丝毫没有体现这一内容。其三,男主人公的身份不同。史书记载的杞梁是一位攻打莒国的武士;而据大多数传说,孟姜女之夫是一位死于修造长城的儒生[7:45]。其四,孟姜女传说是以民间流传的哭长城传说[7:57]为基础,在唐代以前已经产生,盛行于唐。唐代的《同贤记》和《文选集注》中所记都来自民间口头传说。其中独有的“滴血认骨”情节,其血由苦涩的眼泪变成,是民间文学典型的借喻手法,使传说充满了巨大的感染力[7:78]。

  “诗学研究主要研究体裁的特点及演化,因为体裁是古代、中世纪文学非常重要的范畴。”[9:1]《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体裁问题》的研究成就不仅在于这是一位域外学者通过远古文献、古诗等记载的杞梁妻形象,乐府和公元4-7世纪有关万里长城的题材传说,与唐代及后世记载、民间流传的孟姜女传说进行比较研究,就孟姜女传说来源提出一己之见,拓宽了研究范围,更重要的是,李福清另辟蹊径,早在1960年代,率先在国外突破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家以“历史”(史传)来考证研究民间传说故事演变[10:9]的方法论局限,提出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体裁与书面文学体裁间相互关系的演变发展特点,以及民间文学的流传更应关注历史现实背景的观点。

  在李福清看来:“孟姜女传说故事实际上是在民间产生后,才进入书面文学,其情节变化也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7:31]譬如,他在“清代孟姜女故事”一章中,剖析了从民间传说进入佛教宝卷体裁中的孟姜女作品,指出,清代中国是满族统治,17世纪的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一方面,民间文学反映了这种民众的反抗;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状况也通过民间文学表现出来,出现了一系列充满神秘因素情节的民间故事,许多历史传说人物变成了佛教圣徒和菩萨。

  正是基于“宝卷”浓厚的宗教特点,宝卷体裁的孟姜女传说故事从形式到主题都变调为另类“异文”。如,所有史籍传说中讲到的始皇攻侵六国,在佛教宝卷中成为:“六朝来侵……自杀自伤”,需修筑长城抵御外侵。宝卷体裁中,孟姜女传说中的反面人物也变成了蒙恬,孟姜女因为丈夫的死对他充满了仇恨。宝卷通篇对修筑长城的艰辛未及一词,范郎也非被迫,他是一位自愿替年迈的父亲应征苦力的典型儒生、孝子,就像代父从军、女扮男装的木兰;他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而儒家和佛道皆以孝为本。李福清说:“《宝卷》中的孟姜女故事竭力宣扬这一思想(孝),毫不奇怪。”[7:148]对于《宝卷》改变了自唐代以来流传的孟姜女故事情节:丈夫在结婚后三天被抓走修筑长城,被改为“尚未来得及完婚,范郎就去修城”,李福清指出:作者意在强调孟姜女的守德,“既嫁从夫”,虽然他们还未有夫妻之实。“孟姜女形象亦被重新塑造。”在《宝卷》中,她“日日焚香念佛拜菩萨;为尽孝道,和父母相守,甚至不愿出嫁。”[7:14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8月29日 08:2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萧放]端午民间文学的形态及其文化功能[1]
下一条: ·[侯仰军]文化选择下的牛郎织女传说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谭昭]民间故事非核心母题的叙事逻辑与特点
·[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查斯查干]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变身:从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