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会”被误传为“七夕会”?
——“爱的信使”乌鹊听错了天帝指令
牛郎和织女毕竟是一对夫妻,所以,古人在设计神话情节时也充分考虑了“人情味”,神话不是让这对年轻的爱人永久地分开,而是让他们充满期待,允许他们有限期地相会。
牛郎和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一西一东,如何相会?于是设计出了第三者——颇有戏剧效果的“乌鹊”。
从流传至今的版本来看,乌鹊是牛郎与织女之间“爱的信使”,天帝的指令都是通过乌鹊传递给牛郎和织女的。为了方便这对爱人相会,众多的乌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了一座临时性的桥梁“鹊桥”——“七夕鹊桥会”遂由此而来,所以唐代文人权德舆《七夕》诗称:“今日去軿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牛郎和织女的鹊桥会“一年一度”,时间设在每年阴历七月的第七个晚上,此即西晋初年文人傅玄在《拟天问》中所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七夕这天晚上,乌鹊云集天河上搭成桥,牛郎织女这对思念悠长的爱人幸福地走向对方,彼此完成牵手。这里的乌鹊,是成人之美的“好鸟”,民间因此叫乌鹊为“喜鹊”。显然,喜鹊是牛郎和织女最应该感谢的对象。然而,在早期民间所传版本中,乌鹊并非好鸟,恰恰是乌鹊坏了牛郎和织女“常相会”的好事。这就是在本专栏上期《古人为何迷信数字“7”》一稿中提到的传说——
原来,天帝虽然逼牛郎织女分开,但念其为夫妻,又生了孩子,允许他们“七天相会一次”。结果,传话的乌鸦听错了,以为同意他们“七月七”相会一次,从而酿成了牛郎织女这对爱人“长相思”的痛苦,加重了这出爱情神话的凄美气氛。
可见,如果牛郎织女真是“七天会”,而不是“七夕会”,便与现代家庭“过周末”正好重合,故事便充满了喜剧色彩。
顺便交代一下,南北朝时还有七月七是织女“出嫁日”的说法。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有一则“桂阳成武丁”的故事便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织女渡河做什么,为了“嫁牵牛”。
七夕“乞巧”的背后其实是“乞爱”?
——“穿针引线”隐喻男女姻缘
由牛郎织女故事衍生而来的民俗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风俗是七月七“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女孩子乞求心灵手巧,实是乞求智慧和技能。此风俗早在汉代已存在,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荆楚岁时记》对这一风俗又作了进一步说明:“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什么样才算乞求到了“巧”?“有喜子网于瓜上,以为应符。”
“喜子”就是蜘蛛,古人视蜘蛛为吉祥物,有“蜘蛛集而百事喜”一说,所以将蜘蛛称为“喜子”。如果蜘蛛当夜在瓜果盘上结网,就算应验,乞求到“巧”了。如果蜘蛛所结的网圆整而细密,则最巧,更喜庆。
在乞巧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古代有专门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这种乞巧“专用针”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眼、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
七月七当晚,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直到明清时期,女孩仍都爱用针乞巧。如明清时的北京,便有七夕“丢巧针”的风俗,其具体玩法是:当天中午时分,用碗、盆之类的器皿盛水,放在日光下曝晒。一会儿,水面上便会结出一层膜。女子投绣花针于膜上,针就会浮于水面。然后观察映照在水底的膜影和针影。如影子呈云状、花状、鸟兽状以及鞋、剪刀等形状,就是乞到了巧;如果影子粗如槌,或细如丝,或直如轴,那就没乞到巧。
“丢巧针”的风俗各地都有,尽管玩法有异,但所要实现的诉求都是一样的,即乞到巧,这种“针游戏”也称“卜巧”。
乞巧在古代很盛行,尤其是妙龄女孩更是乐此不疲。为何?其实这里面并非仅是“乞求心灵手巧”的需要,“乞巧”的潜意识里其实是“乞爱”,是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渴望——“穿针引线”本身就是男女姻缘的隐喻。
南朝梁文人刘孝威在《七夕穿针诗》中曾一语道破古时女孩“乞巧”的小秘密:“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或许正因为这种“乞爱”的寓意,七月七才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2014年08月0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