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倪方六]“七夕”传说的民俗学真相
  作者:倪方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5 | 点击数:6828
 

四川郫县东汉二号石棺盖龙虎石刻画上的“牛郎织女图”:牛郎用力拉牛,织女手执绕线板。

明代仿仇英《汉宫乞巧图》(局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天是中国农历七月初七,亦即“七月七”、“七夕节”。“七月七”是一个温馨、浪漫的日子: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神话、好玩有趣的少女乞巧传说、神秘莫测的学子魁星崇拜风俗……这些故事背后的民俗学真相,你了解吗?

 

  牛郎“欠钱不还”织女“婚后贪欢”?

  ——牛郎和织女本都是星宿名

  七月七最浪漫的事,应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牛郎和织女本都是星宿名,牛郎在早期的版本中称作“牵牛”。《诗经·小雅》有一首诗《大东》,里面即提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牵牛、织女,还是两颗星星,但这已为后世牛郎织女神话的诞生准备了极好的素材。

  从司马迁所著《史记·天宫书》中的“织女,天女孙也”一语,可知在西汉早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出现。到东汉末,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相当完整,成为一出两情相依的男女爱人被天帝强迫分离的悲剧。

  广为人知的《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曾这样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发展愈加丰富:“牵牛”被亲切地喊为“牛郎”,而在天帝为什么要逼牛郎织女分离情节的设计上也有不同版本:一般认为,牛郎织女分开是天帝无情,但从早期民俗学史料来看,则是织女的原因。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的《小说》(一说引自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天帝哀其(织女)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

  从这里可以看出,夫妻分开是因为织女贪欢,婚后变得不勤快了。天帝为之恼怒,遂将一对相爱的人分开。但更早的时候却是另外的版本,即他俩分开之原因怪牛郎。《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日纬书》所记,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牵牛娶织女,取天帝钱二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

  在中国古代,娶妻结婚要准备一笔不菲的彩礼,结婚“六礼”中至少有两道环节,即“纳采”、“纳征”是要花钱的。当年,牛郎向天帝借了二万钱作为彩礼,娶到了织女。但婚后他却迟迟不还钱,天帝惩罚他媳妇织女到“营室”( 纺织车间)劳作。如上《日纬书》所记载的又是从《道书》上看到的,牛郎“欠钱不还”的版本,有不合理的地方,相比起来,之后出现的织女“婚后贪欢”的说法更容易为人们接受。但不论哪一种版本,牛郎织女夫妻分开,责任似乎都不在天帝。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2014年08月0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陈连山]作为时间想象的节日
下一条: ·[胡迌]台湾民间祭拜之中元节祭拜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王淑英 范家婧]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李宓本主形象分析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宋赫]史事传说的传奇形态及其创编动力·[商梦圆]陕西白水仓颉传说与仓颉信仰的日常表现形式
·[任正]论苏东坡传说的大故事文类与文体之美·[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