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顾农]江绍原先生的几本书
  作者:顾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7 | 点击数:5031
 


  江绍原先生(1898~1983)是现当代前辈大学者,同时也是文章高手。他在民俗学、民间文学和宗教学方面贡献甚多,曾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江先生译著等身,但许多是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出版和发表的,大量的单篇文章迄未结集,搜寻不易,又至今尚未见有全集出版,读起来不是很方便,这就使得他的重大贡献尚未为广大读者所详悉。

  好在近年来有了江绍原先生名著《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开明书店1928年版)的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列为“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十)和排印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他那部迄未正式印行的教学讲义《中国礼俗迷信》也出版了(王文宝整理,渤海湾出版公司1989年版);此外还有几种选本,例如《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列入“东方民俗学林”丛书)、《民俗与迷信》(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列入“大家小书”第二辑)等等;而一年前面世的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苦雨斋文丛・江绍原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则是一部后出转精的选本,该卷中既包括江先生的若干主要论著,也包括他的一批有代表性的学术小品,书末的附录四则:周作人、叶圣陶、孙郁的三篇有关文章和王文宝的《江绍原年表》,则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在江先生的全集出版之前,此卷可以说是人们了解江绍原先生学术贡献的最佳读物。

  将《江绍原卷》列入《苦雨斋文丛》,乃是因为江先生是苦雨斋主人周作人的四大弟子之一,他的学术工作同周作人关系很深。周作人本人说过──

  世间传说我有四大弟子,此话绝对不确。俞平伯江绍原废名诸君虽然曾经听过我的讲义,至今也仍对我很是客气,但是在我只认作他们是朋友,说是后辈的朋友亦无不可,却不是弟子,因为各位的学问自有成就,我别无什么贡献,怎能以师自居。(《文坛之分化》,《中华日报》1944年4月13日)

  这是他的客气话了。俞、冯(文炳,即废名)两位在北京大学是直接听过周作人讲课的的学生,当然是弟子,他们毕业以后又得到过乃师的许多帮助;江绍原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北大读的是哲学系,只是旁听过一些课,又曾在课余去向这位渊博的日本文化问题专家、民俗学研究的先驱周作人先生请教过一些关于日本民间文艺方面的问题,所以也列为弟子。周作人曾经提起过此事:

  ……有一天下课的时候,绍原走来问我日本的什么是什么东西,又领我到图书馆阅览室,找出一本叫作《亚细亚》的英文月报翻给我看,原来是什么人译的几首Dodoit'su,日本人用汉字写作“都都逸”,是近代的一种俗歌。我自己是喜欢都都逸的,却未必一定劝别人也去硬读,但是绍原那种探查都都逸的好奇与好事我觉得是很可贵的,可以说这就是所以成就那种研究的原因,否则别人剃胡须,咬指甲,干他什么事,值得这样注意呢。绍原学了宗教学,并不信那一种宗教,虽然有些人颇以为奇(他们以为宗教学者即教徒),其实正是当然的,而且因此也使他更适宜于做研究礼教的工作,得到公平的结论。(《〈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序》)

  江先生北大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学的是比较宗教学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和此后发表过若干关于宗教学的译著,但他回国任教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却是民俗和迷信,出任北京大学研所国学门下设的“风俗调查会”主席,在好几家大学开设这一方面的课程,撰写了大量的文章特别是学术小品文,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他得到周作人许多帮助和鼓励,通信极多,单是收在《江绍原藏近代名人手札》(中华书局2006年版)一书中的就有108封,其内容多半涉及民俗研究;此外已公诸于世的还有若干。

  江绍原也曾得到过鲁迅的帮助,他一度与鲁迅关系相当密切,在《手札》一书收录了鲁迅给他的亲笔信12封。但后来他主要是追随周作人,还曾一度借居于八道湾周宅,前后有10多年,登堂入室,关系非同一般。

  江绍原研究民俗和迷信,是为了从基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入手,沿波讨源,加以分析,指出传统迷信的荒谬愚昧,以便清除流毒,促进人们从古老的不科学的思想和习惯中解放出来。他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举凡姓名、身体、性爱、医药、祭祀、谣言、赌博等等方面的迷信,无不给予学理层面的追溯和剖析,文字生动幽默,读起来非常有趣,而且有益。

  江绍原不赞成表面激烈的行为例如拆毁庙宇之类,他强调应作学理的深入分析,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问题。江先生指出,“一切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它们并存的行止,我们皆呼为迷信”,“迷信研究是对人类文化演进程途中黑暗错误方面的研究”(《中国礼俗迷信》)。这种现实针对性很强的学术研究正是当时推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侧面,而从事于此的人很少。叶圣陶先生在《江绍原君的工作》(《文学周报》1926年12月27日)一文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江先生工作的手段与意义──

  从线装书里,从稗官野史里,也从当代人的相互交谈里,研究各个新鲜有趣的题目,像《发须爪》、《血红血》、《冠礼》、《关于天癸》等等……他告诉我们许多习俗的原始意义以及流传下来的遗迹,他只是叙述,只是说明,并无其他。我们看了,对于以往的史迹固然用不着轻鄙;但是当我们觉察到现在的生活还在遵行古昔的蛮俗,或者还在跟随陈旧的迷信的时候,至少要擦一擦眼睛醒过来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0-07-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叶涛]他山之石为我用
下一条: ·[小贝]脚注趣史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杨明晨]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