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古老对联的现代生存
  作者:李红艳 罗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1 | 点击数:7746
 

北京楹联学会赴远郊区县赠联

   

北京市文化中心供图

  新春至,家家户户贴春联。
  春联,即“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春联文化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以这种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中文语言艺术形式,描绘着时代背景,抒发着世人祈愿。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浸润墨香的手书春联,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商场、超市批量销售的印刷体对联,成为古老对联文化的承载符号。
  不过,还有一些人,正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延续传统,延展历史,传播文化之力。

  小山村里的楹联景观

  位于怀柔区汤河口镇深山沟里的新地村,是个只有不到50户人家的小村庄,平常少有外人光顾,最近却热闹起来,不仅附近村镇的人参观,更有来自贵州的百人考察团慕名而来——“北京楹联第一村”的名号,令这个小山村别具一格。
  步入新地村,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悬挂着棕底金字的硬木楹联。80岁的崔文善老大爷是老村干部,他披着军大衣,笑容满面,指着自家楹联念道:“修文偃武千秋誉,积善循良万里春。”他虽底气十足、声如洪钟,可念得却有些磕磕绊绊。原来,崔大爷不识字,硬是把楹联内容背了下来,“这个对联的意思我明白,里面还有我的名字,我特别喜欢。”
  村民于绍文家与崔大爷家住得不远,于绍文的妻子刘瑞玲是个孝顺的儿媳,精心照顾年过九旬的公公饮食起居,直到去年老人过世。这家人的孝行闻名全镇,家门上的楹联“庭宽室雅春常驻,地利人和福永存”,正表达了对善德的传扬。
  在村子里搞楹联文化,最初想法来自村支书刘志清。这几年,村民住上了新房,周边的健身器材也越来越完善,但他总觉得村里少了点文化味道。“我们村比较偏远,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必须找到村民们熟悉的、容易理解接受的形式来推广文化,才能切实有效。”他找到了怀柔区第三小学的彭校长,一起商量怎样在新地村推广文化。彭校长又请来怀柔区楹联学会的徐东升会长共同研究,三人一拍即合——引入楹联这种流传千年、雅俗共赏的形式。
  在刘志清看来,太过通俗的对联到处都是,找几副贴门上,意义不大;要是能把村民的具体情况写到对联里,就最好不过了。于是,徐东升又找到了北京楹联学会会长潘家农。去年8月,潘会长带着来自北京楹联学会、怀柔区楹联学会的30多位会员,深入新地村实地探访,与每一户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最终,专家们创作出一百多副对联,并审慎筛选出49副,请多位书法家书写,制成楹联——
  每户人家的专属楹联,成为各家的闪亮名片。
  刘志清介绍,新地村计划于今年修建占地900平方米左右的文体活动中心和约占五六亩地的楹联书法公园,让楹联文化在村里进一步生根发芽。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2014年01月30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童大焕]春运经济学与春节民俗学
下一条: ·[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马启俊]六安红色对联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