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作者:邓启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05 | 点击数:5204
 


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作     者:邓启耀 著

基本信息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5-1
ISBN:9787302313953
版 次:1
页 数:384
字 数:295000
印刷时间:2013-5-1
开 本:大32开


内容推荐:
  《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内容简介:以摄影的方式,透过人类学的视角,从分别作为主体(我看人)、客体(人看我)乃至相互映照(看人,亦看我)的层面,对人们的生活状态加以勾勒。这里不仅展现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还有在变迁的过程中,作为视觉文化传播者的不同个体,不断进行自身探视的反省。

作者简介:
  邓启耀,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兼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探险协会副会长。著有《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中国巫蛊考察》《视觉人类学导论》及田野考察类著作《访灵札记》《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泸沽湖叙事》《五尺道述古》等。

目录
《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导言镜像与镜观
一、镜像认知
1.镜观的困惑:“我是他人”
2.镜像幻觉
二、镜像权力
1.被文化界定的观看
2.镜像议程设置
三、镜像阐释
1.镜像的解读和误读
2.本真彰显的虚拟镜像
第一篇:他观
一、关于“我们”的他观
1.被歧视者的刻板印象
2.互为“他者”的观看
二、与“他者”对视
1.与被拍摄者的对视
2.与被拍摄者后人的对视
3.与自己的良知对视
三、“他观”?还是“我看”?
.第二篇:我看
一、老百姓的图像史记
1.“下位”的视角
2.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3.市井众生相
4.民间生活的图像志
5.关于“灰镜头”
二、“我们”的自拍照
1.“我们”自己的虚拟影像
2.用影像“发声”的农民泥巴史记
3.“农民工”的现代性转身
4.都市“灰领”自画像
第三篇:谁是我?谁是他?
一、谁是我?谁是他?——漂移的族群与文化边界
1.在文化地标布达拉宫之下和之外
2.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之界
3.临“界”镜像:交融还是漂移?
二、“我”中的“他”
1.英雄的种,留自家
2.自己人,还是异己
三、他我认知的迷失与危机
1.激愤的民族意识与错乱的他我认知
2.谁是“组织”?迷失的我群认同感
3.尴尬的知识分子与人格认同障碍
4.政治还是艺术?影像二重性的分裂
四、身体是我?灵魂是他?
1.分裂的身体和灵魂
2.无常的“常”与“非常”
第四篇:谁在看?怎样看?
一、视觉模塑
1.“强国梦”:落后农业国家的工业化想象
2.我思故我见与社会“公视力”
二、观看秩序
1.广场群像的非常瞬间
2.“第二历史”:影像修改与“圣化图式”
三、多重文本与阐释迷局
1.摄影史的多重文本
2.不确定的观看与观想
3.作者已死,观者万岁
第五篇:我看与他观的影像对话
一、“我”怎么看自己的照片
1.“我看”的转型
2.“我”能够怎样看
3.双重身份,双语策略
4.影像语言的时态
二、关于现实的超现实影像
1.纪实与非纪实
2.常态和非常态
3.并置与错位
三、“他”怎么看“我”的照片
1.他我影像语言的对话与形式分析
2.关于“视觉方言”
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
下一条: ·孙敏:《日本人论──基于柳田国男民俗学的考察》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