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和他性间探问》后记
  作者:邓启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30 | 点击数:5825
 

邓启耀著:《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和他性间探问》,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些珍藏的影集和照片,它们凝固了我们一生中许多难忘的瞬间,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视觉记忆。但我对于公共影像的关注,始于70年代初。有一次我在工厂宣传科办公室的柜子里看到一批“废片”,拍的是全民跳忠字舞的情景。由于当时我们到边疆当知青去了,没有亲历这样的场面,咋一见到,笑劈了。那么多一辈子和跳舞不搭杠身材各异的人,七歪八倒做着那些规定动作,那种荒诞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这些“废片”让我明白门面上的影像后面垫着多少被“废”掉的东西。后来进入摄影批评领域,也与这类“废片”有关,一是为吴家林曾被视为废片的摄影集写序(1993),二是为“曝光不足”(即很难公开发表)的“中国人本”摄影展写评论(2003)。更多的是因要为学生开设跨界的和“边缘”的“影视人类学”和“视觉人类学”等课程,接触了大量摄影家和摄影作品。

  我的摄影实践也由此开始。先是借人家的海鸥相机,蹭公家暗室洗印;80年代末,我才拥有了一台简陋的傻瓜相机,带着它到处跑,毫不知羞地在长枪短炮们“傻瓜让开”的叫声中按动自己的快门。碰巧这些“傻瓜型”图片进入了几部影像民族志(民族服饰、节祭类)画册(1991、1993、1994),颇让叫“傻瓜让开”的长枪短炮们愤愤不平。1994年我接手《山茶》杂志以来,和朋友们加强了影像的分量,先后将其改版为《山茶·民俗文化实录》和《山茶·人文地理》,突出文化记录的现场感和立体感。就与摄影的缘分而言,我尤其要感谢这一段与朋友们艰苦创业的日子。为了在一波波流行的二手术语中留下点实在的东西,我们跑了西南很多地方,调查和拍摄了大量与视觉人类学相关的文化事象。所以,也算是与摄影有缘的人。

  本书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视觉人类学导论》的部分内容。项目完成送交学校出版时被告知,一部太厚的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为此,我不得不把它一分为二:针对本科生课程,只留下自摄影机发明百年来的部分,即狭义的Visual Anthropology(影视人类学);针对研究生的则是原书稿的前半部分和部分结语,即广义的Visual Anthropology(视觉人类学,另外成书,暂未定出版社)。事情还没完,由于书稿原有图片太多,还需要减,只好留下流媒体部分(人类学纪录片),把关于摄影的内容删去,加上其他库存(其中部分篇章曾在《文艺研究》、《中国摄影家》等杂志和相关摄影展发表过,收入本书时做了一些修改),竟已够另外成为一部专论摄影的书了。正好清华大学出版社约稿,就稍做调整,成为目前这个样子。所以,现在的结局,是一分为三了。它们其实是各有侧重互相关联的一套系列书稿。

  本书的写作,为了尽量落在地面,所以主要面对我们身边的影像现实进行分析,而侧重在人类学的视角。这样做的结果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对于自己熟悉的情况,就讨论仔细一些,而所知不多的,就忽略了。因此,对于在书稿中提及较简或没有提及的作品和理论,不是它们不重要,而是我的孤陋寡闻和叙述选材所限。许多摄影界朋友送我的摄影集和光碟,还来不及一一观摩,希望能有其他机会慢慢体会。

  本书的完成,特别要感谢摄影界和学术界的朋友,他们让我分享多年的劳动成果,给我看他们发表和没有发表的照片,拉我参加各种摄影展和相关研讨会,使我得以接触大量影像文本;在本书写作中,他们慷慨提供自己的作品,使本书生色不少。他们是:中国民族志摄影先驱庄学本之子庄文骏先生,中国纪录片先驱孙明经之子孙健三先生,中国红色摄影先驱沙飞之女王雁女士,当代摄影家或影像制作人安哥、吴家林、吴文光、卢广、吕楠、李振盛、胡武功、石宝琇、姜健、杨延康、张大力、徐晋燕、耿云生、刘建华、刘博智、陈锦、潘伟、胡力、占有兵、王艺忠、王立力、王华沙、颜长江、李洁军、李楠、魏民等,视觉研究学者杨小彦、冯原、王瑞、鲍昆、顾铮、陈卫星、萧沉、臧策、蔡盟、雅克·德冯特等,影像策展人王璜生、李媚、段煜婷、曾威翰、黄建鹏、沈澈等,视觉传播界的王苗、彭晓、王端阳、《中国摄影家》杂志等,还有许许多多不能以“专业”定位但在视觉人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朋友,如村民影像计划的邵玉珍、贾之坦、农科、张焕才、王伟、扎西桑俄等,民间记忆影像计划的邹雪平、章梦奇、唐志、罗兵等,中国白族百村影像民族志的王以志、朱庆、赵卓磊、赵敏、寸云激、李学龙、施立卓、尹明举等。这些朋友,或推心置腹交流提建议,或到我的课堂与学生交流,或赠送作品供教学观摩或授权发表,使我的课程和研究充满情趣。广州FOTOE图片库丰富的图片资源,更是本书影像的坚实后盾,图片库的领导者吴少秋、区进等,他们低调务实而极有水准的工作让人敬佩。

  我要感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周文中、郝光明等教授,是他们持续10余年实实在在的帮助,使我们田野考察群得以在南中国做了许多社会调查;感谢中国探险协会严江征、苏立克先生,在图文杂志《山茶·人文地理》最困难的时候,协会资助了我们改版的第一笔钱;感谢德国欧亚文化交流协会的陈澄声先生,他促成了我第一次海外视觉艺术交流;感谢台湾影友林克彬先生,他赠我们的4辆“野”字号越野车,为我们的田野考察提供极大方便;感谢美国加州大学李浈教授,她转交给我的上千幅农村妇女自我写真作品,使我感受到这些影像沉甸甸的价值。还有一起野跑的朋友,黄英峰、范建华、徐冶、申献杰、张学忠、李旭、拉木·嘎吐萨、于坚、濮演等,和他们在田野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永难忘怀的故事。

  还有我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山茶.人文地理》杂志、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文系和传播与设计学院的诸位同事,和你们一起共事是我的荣幸。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中山大学,这所大学的开放、务实的作风和自由、包容的精神,已经足以使我将其认同为自己的可以托付终身的精神家园。

  最后,我要将本书献给我的家人。我们家温馨的亲情关系,浓郁的学术和艺术氛围,是我这辈子能够安心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的保障。从事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妻子和女儿先后在香港高校读研,除了应付自己紧张的学习和研究项目,还花大量时间为我查寻了一批外文资料,在我遇阻时为我翻译和解惑,极大地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在学业上各有所长,却能互补。在外的田野考察常常成为我们三人同行的旅程,拍照成为我家习惯性的动作;在家的书房更是我们共有的神游世界,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我们三,在与天地对话,和智者交流的日子里,痴心如故,不觉岁月如梭。

  邓启耀

  2012年8月,于广州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导论》前言
下一条: ·[潘鲁生]从乡土手艺里寻找灵感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